普罗克特希望博物馆正视文物归还的问题:“我希望博物馆承认,是这些文物成就了我们,这些是我们所拥有的,它们是我们的工作,也正是用它们,我们得以尝试对抗长久以来的权力机制。’”她进一步指出,博物馆应该审视历史上的残酷行径以“确保那些事情不会在当今社会重蹈覆辙”。
沙欣·卡斯马尼(Shaheen Kasmani)是一位来自伯明翰的艺术家、策展人,她的专长是图案及织物设计。她受邀成为伯明翰举办的“过去即是现在”展的策展人之一。她还参与了女性艺术家们在2016伯明翰黑人历史月所发起的“背道而驰的艺术”(Art Against the Grain)活动,主题为“去殖民化并不代表多样性”(Decolonise Not Diversify)。
这项为期一天的活动旨在通过公开的工作坊、小组讨论及公开展览等形式来揭示并挑战艺术界的主流叙事。其主题源于一项运动,这一运动认为所谓“多样化”是尝试驯服的,仅具有象征意义。
尽管卡斯马尼将文物归还视为一种去殖民化的手段,但她仍然强调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即便有馆长个人支持归还某样特定文物,仍需征得理事会的同意,甚至在涉及国家意义的文物时,还必须获得首相的签署同意。
卡斯马尼说道:“所以这个国家的法律需要被挑战和改变。目前的法律体现了英国的固有形象,即有权利从世界其他地方夺取资源;且比起制作出艺术品的国家的人民,英国更有能力?;ず梦奈铩6?,英国很乐意遣返那些来寻求庇护的难民,甚至是‘疾风一代’(加勒比海地区的‘英国臣民’),但就是不太愿意将文物送还给原籍国?!?/p>
在文物归还议题之外,还有一项事关博物馆去殖民化的事业要斗争:对有色人种来说,如今的博物馆是令人生畏的一种威胁?!白魑幻猩酥趾湍滤沽指九?,我在博物馆和美术馆里就感觉自己被展览一般?!笨ㄋ孤砟崴档?,“通常,只是在场馆里闲逛都会觉得筋疲力尽,你知道这些物品都是哪儿来的,是通过对你们的祖先以及其他有色人种的祖先的暴力行径掠夺来的,而展览仿佛在表达庆祝和荣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