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洛威尔(1874-1925)在马萨诸塞州布鲁克莱恩塞维奈尔祖宅花园中,1924年。照片︰由哈佛大学提供
洛威尔生于新英格兰一个富有的家庭,为世纪之交时一批重要美国女性艺术赞助人之一,这群女性大多深受欧洲发展蓬勃的新艺术运动吸引。莫奈于1904年在杜兰德·鲁埃尔画廊举办展览后,洛威尔便于翌年买入此作。
杜兰德·鲁埃尔等画商发现美国人对欧洲艺术运动的接受程度更胜法国人,而洛威尔更是一位与众不同的藏家。她追随发起激进文学运动意象主义的艾兹拉·庞德(Ezra Pounds),如莫奈一般,尝试挑战当时的文学传统。洛威尔逝世后,于1926年获追颁普立兹诗歌奖。
彭肯南表示︰“艾米·洛威尔的普立兹奖获奖诗作是一首意象派作品,丰富而细腻,风格前卫。毫无疑问,她对音调的敏锐触觉令她迷上这幅以和谐而复杂笔触描绘伦敦的画作。伦敦一直为她带来灵感启迪,她的不少杰出诗作均以这座城市和泰晤士河为题材。洛尔威也收藏了一幅惠斯勒的作品,因而非常了解这座城市的诗意内涵?!?/p>
洛威尔的购藏十分有远见,是莫奈在世时最早成为美国永久收藏的“伦敦系列”作品之一。到1920年,莫奈近半数滑铁卢桥油画已被美国藏家收归囊中,反映美国收藏模式的重要转变。这些画作如今大多藏于华盛顿特区现代艺术画廊(National Gallery of Art)和丹佛美术馆(Denver Art Museum)等大型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