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与紫 富有绘画艺术的意境美
青与紫在《全唐诗》中也是一组常见的色彩组合,多作为一组并列组合的词被使用。青与紫,前者为唐代的九品服饰制度中的八品、九品官服服色,后者为一品服色,在《汉书·夏侯胜传》中“青紫”在古时就被作为公卿绶带的色彩,又被作为对高官显爵的借指,如:杜甫的“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夏夜叹》)”韦应物的“虽甘巷北单,岂塞青紫耀?!保ā短獯又冻尚魑髁志崾檎罚?,与青色单独修饰位处低下的官服所不同,青色与紫色在组合使用时,其所代指的阶位等级上有所跃升,表明色彩在唐代持有一定程度的阶级特征。
唐代九品官服制的演变(来源:《旧唐书》卷45《舆服志》、《新唐书》卷24《车服志》)
除了唐诗中常用色彩表示社会属性以外,色彩原本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之一,青、紫两种对比色的结合使得诗句更富有绘画艺术的意境美,使人容易产生对空间色彩的视觉想象。
唐代纺织品的染色材料多是植物性的,得益于当时植物染料品种的丰富和染整技术的发展。由《唐六典》的“织染署”条目可知:“凡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叶,有以茎实,有以根皮”,又载:“练染之作有六”,即:青,绛,黄,白,皂,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