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24小时服务内容,石家庄附近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

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美的历程》选读|李泽厚:苏轼的意义(组图)

《美的历程》选读|李泽厚:苏轼的意义(组图)

2021-11-05 11:40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北宋]苏轼《洞庭中山二赋》 白麻纸接装 纵28.3厘米 横306.3厘米 吉林省博物馆藏

[北宋]苏轼《洞庭中山二赋》 白麻纸接装 纵28.3厘米 横306.3厘米 吉林省博物馆藏

苏轼有一篇散文《方山子传》,其中说:

方山子……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环缴阶邮烙醒?,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徉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这也许就是苏轼的理想化了的人格标本吧。总之,不要富贵,不合流俗,在当时“太平盛世”,苏轼却憧憬这种任侠居山,弃冠服仕进的“异人”,不也如同他的诗词一样,表达着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么?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shrainbow.com.cn)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