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最后一日,上博门口依然在排队(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去年12月1日零时,珍藏展4万张早鸟票开售,预留一个月的销售期,40小时即告售罄。今年1月17日开展首日,珍藏展接待观众3170人;昨天24小时开放,迎来观众超8000人。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直言观众热情“出乎预料”。观众调研显示,6万余名观众观看两次以上,占比约15%,有人一个月来了12次。观众50岁以下占85%,10-30岁的“Z世代”占40%?!罢獯握估廊梦颐且馐兜街泄壑诘囊帐跣郎退家丫对冻酝杂诤侠硎辗?,他们是理解和接受的?!?/p>
此次珍藏展的成功,验证了上博未来部分特展公益价售票、常设展和其他临展免费的可行性。“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如何通过自有运作提供更好的展览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瘪蚁ㄋ担胁┪锕萃媪佟白晕以煅钡奶粽?,“推出收费特展,是博物馆减轻财政负担的有效途径之一,也能让观众在国内就能看到世界顶级的文物艺术品?!?/p>
“展览的成效让英方非常意外和开心,他们表达了继续合作的意愿。”不久前,褚晓波参加一场国际论坛,有欧洲知名博物馆主动联络表达合作意愿?!拔蠢?,上博不仅将引进海外展览,还会将海外展品与上博馆藏、国内文物同场联动,让东西方文明交流、古今对话?!彼乇鹎康鳎蠢匆帐醭」荼匦氚迅咧柿糠⒄?、高品质文化供给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内容好才会吸引人?!?/p>
将展览打造成品牌
走出举办珍藏展的展厅,市民郑先生抬头看见“何以中国”系列第二展“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的海报,醒目的“何以中国”四字让他记忆犹新。去年,“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首展“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限制人数的情况下仍吸引逾20万人次。该系列第二展将在珍藏展后启幕。
郑先生记得,“宅兹中国”闭幕时,他在同一地点挂上的珍藏展海报上,看到“对话世界”四个大字?!拔也皇煜の鞣揭帐?,但当时就决定一定要来看。”郑先生说,“上博的品牌展览值得信赖,珍藏展果然又是‘爆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