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中挖掘发现的铁块。
刘乃涛介绍,在发掘中,出土了部分箭头等兵器,这片矿冶群很可能是辽代的“兵工厂”。因为如今北京曾位于辽南京附近,是历史上宋辽的战场前沿地带,所以,该矿冶遗址群的发掘也成为了冶铁技术自中原地区向边远地区传播的证据之一。
“(该矿冶遗址群)从辽至金一直在使用?!绷跄颂嗡担搅嗣髑辶酱?,因与皇家禁地十三陵一山之隔,最终被废弃,因此得以保存至今?!吧钋毕蚰鲜倜?,考古队发现了当年炼铁的4座高炉遗迹,基本形貌清晰可见,炉内结构完好,鼓风口清晰可见。
“有工人在炉后拉风箱?!北本┦形奈镅芯克┠樯埽菔妨霞窃?,当时有工人从高炉上方倾入铁矿石和木炭,融化的铁水和炉渣会从高炉下方流出,再由工人进行锻造。
刘乃涛称,与现代技术相比,辽代的冶炼技术已十分成熟,“工艺原理基本一样”。通过技术手段测定,该处高炉日产可达1.5吨左右,“在辽代也属于很大的产量”。这也是考古人员将此处戏称为辽代“首钢”的原因之一。高炉遗迹的发现,为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冶铁高炉的炉型结构演变提供了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