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峰预测,中国在三年之后,即现在开始到2016年的年底,中国文化产业结构分成4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数字文化产业市场价值占70%。所谓市场价值不是指营业额,比如玩具有1万亿元的收入,数字文化产业只有1000亿元的收入,但数字文化产业1000亿元的收入市值是玩具的几十倍。传统的媒体,包括新闻出版和电视、广播,不包括印刷,大概占10%。艺术品和工艺美术品大概占10%,演出和旅游等等娱乐体验活动大概占10%,就是7:1:1:1的格局??赡芎芏嗳瞬惶煜?,其实中国移动主营业务的收入有三分之一是数字文化产业,宽带服务的60%是服务与数字文化产业。所以三大运营商都已经变成了传媒集团,他们主要收入要么提供数字文化产业的服务,要么就是以数字文化产业作为主要收入的来源。这个数字文化产业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今后包括很多创业的领域,发展的领域都跟数字文化产业有关系。
第二,传统的媒体受到冲击。
今后传统媒体主要成长的道路就是需要品牌化的,不可替代内容。
数字文化产业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个要有足够的规模,我们叫海量的内容;第二要专业化,做的很细。也就是说它需要规模加上专业化,传统媒体平台规模效益日渐萎缩,互联网则可以无边界。比如说百度的广告可以发布多少页,无边界的广告数量,这就是它平台的效果,所以它是真正具有海量内容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传统媒体会受到互联网平台一个巨大的冲击。所以今后传统媒体主要生长的道路就是需要品牌化的内容,也就是说别人不可替代的内容,包括电视的黄金栏目、大型的选秀和娱乐栏目、电视剧也是将来电视台竞争生存主要的空间。
很多人在说的图书或者报纸能不能转型呢?首先过去的思路是错的,从传统媒体是转型不了的。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实现业务的扩展,而不是报纸和杂志搬到网上去,那是搬不动的。因为把报纸和杂志搬到网上去的话,第一个条件就满足不了,没有海量的内容。互联网的第一思维要有海量的内容,有巨大的规模,有无边界的平台,要考虑到这一点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过去有一阵子好多人都说线上业务即O2O很有前途。大家想一想O2O就是双重成本,一个互联网,还要再加上现场的体验店,是不是比别人多了一倍的成本?肯定没前途。下一步王健林是不是要马上打造大的网络零售平台?如果他不打造出来,他未来的成长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