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覃炳庚的这本书法作品集,我们会感受到一种豪迈奔放的气势。他书写的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点画随意,轻重形成强烈对比,章法错落有致,给人视觉上以强烈的冲击,一个浪漫情怀、风流潇洒的诗仙形象如在眼前,栩栩如生。同样是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一条幅,则上下连带,浓淡相间,气势如虹,让欣赏者感受如同黄河壶口瀑布那般排山倒海、惊涛裂岸的景象。有学者认为:“人的情感和书法艺术应该是对整个大自然的节律的感受和同构。”正因为与自然同构,书法家往往并非刻意追求某种书写效果,而是“笔以发意,意以发笔,笔意相发之机,即作者亦不自知所以然也”(沈宗骞《介舟字画编》)笔意相发是一种境界,只有对于书法艺术的长期不懈的热爱和钻研,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深入体验和感悟,才能得心应手,落笔之际,似得天机,发乎肺腑。炳庚长期从事青年工作,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在他那里,凝练为生动与激情,深刻与丰富,体现到书法中,就显得豪放灵动、飘逸潇洒、激情四溢。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何炳庚喜欢书写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曹操的《东临碣石》和刘邦的《大风歌》。在这些作品中,炳庚笔墨俊逸,结构多变,奇正相生,虚实相间,章法疏朗,节奏明快跌宕,与原诗词的思想和意境神貌交融,把这些今古名作的豪放、大气和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欣赏覃炳庚的书法,我们还被一股浓郁的韵味所吸引。韵味是书法的高境界。通过率意洒脱的点画,收放自如的结构,偃仰起伏的布局,书法家传递出一种优雅的审美情趣,一种飘逸清新的风度。韵味对于那些优秀的书法作品,借用《沧浪诗话》所说,是“羚羊挂角,无??裳埃势涿畲?,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钡蹦阈郎捅樾吹闹芏骼础洞喝张汲伞?、王安石《梅花》、白居易《白云泉》等作品时,这样的审美体验,久久难以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