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范弊端重重
“类似‘中信墨韵1号’项目是现有环境下信托做的所谓通道业务的无奈?!绷魏卓?,这类艺术品信托项目主导都是银行,银行销售的理财业务,客户也是银行的,内部关系比较复杂,一旦出了事情,如果真的按责任界定,银行全推到信托公司,信托公司也没办法。
如此几方扯起皮来,投资者的利益如何得到保证,不过更为严重的是真伪和道德风险。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品金融研究所不久前发布的《2014年中国艺术品金融研究报告》称,由于缺乏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鉴定机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假拍、拍假、赝品和雅贿等现象屡见不鲜,有些企业拿着所谓专家的艺术品估值鉴定证书到银行做抵押,骗取高额贷款,严重打击了高净值人群进入艺术品市场的信心。
艺术品信托中的投资顾问主要对于艺术品的价值作出鉴定,提出投资建议,据此去购买艺术品和选择艺术家,投资顾问的艺术鉴赏水平经验不足,导致的买假买错,则造成了艺术品信托兑付难的“硬伤”。
为艺术圈人士一直诟病的是,国内艺术品信托不按艺术品市场投资规律办事,两者期限存在不匹配的矛盾,艺术品市场本来就投资周期长,变现不稳定,加上交易、税收、管理等成本,需要让作品在两三年之内实现翻几倍的升值,除非艺术品市场也处于疯狂之中。
艺术品信托的实际发行产品数量却远不如基建、矿产和房地产信托,信托公司一般将其归为另类投资信托,是指信托资金投资于包括艺术品、酒类、茶类、古董以及贵金属在内的领域。目前艺术品信托业只剩下少数几家信托公司在维系,让人无法看到行业前景。
不过廖鹤凯持乐观态度,他认为艺术品信托主要困难还是市场的不规范导致的投资道德风险较高。国内艺术品市场方兴未艾,在疯狂过后需要调整,随着整体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投资需求不断多元化,整体发展前景还是看好,对应的艺术品信托在很多方面也还大有可为。他个人认为发掘优秀的当代作品,支持优秀的当代艺术家,仍然具有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