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拜》张向武华师大美术系提供
围绕着6月这个关键的时期,各大院校的毕业展都集中在了这一个月进行
展示,能够在一众毕业展中引起业内以及媒体的关注度,无疑会让参展的毕业生有更多机会得到关注,为他们的将来铺上一条更为平坦顺利的大道。于是我们看到了
堪称史上规模之最的“毕业季”艺术展大比拼,不仅在整体数量上有所增长,在前期宣传中加大了力度,毕业展的形式也更为开放。这样的发展无疑是为了顺应如今
越来越市场化的艺术领域,让这些即将踏上社会的毕业生们通过这场颇具意义的毕业展,提前感受到这样的氛围,也是给了学生们难忘的“最后一课”。
展出形式变化背后 表露教育改革决心
编者语:重量级的毕业展纷纷出现,背后离不开的是学校的大力支持。为了给这些学生创造更好的毕业出路,我们可以感受到学校在艺术教育改革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尽管张扬的形式并不适合教学行为,但通过这样的全新尝试,也能让艺术教学得到更多经验,从而不断改善和进步。
从毕业展升级到“毕业季”,这个变化是如何产生的?中央美院副院长苏新平如此解释:“过去的毕业展,每个专业分不同时段展出,每个时段不足一周,不要说
社会大众、艺术机构,连学校内部师生都很少有完整看一遍的。这样的展览方式,无意中拒绝了全方位的参与、交流,将自己封闭了起来,只满足专业院系自我观摩
和评估,缺乏不同专业学科间的认识、了解、借鉴和学术交流探讨,也没给社会提供全面认识、了解美院教育状态的机会,这显然不符合现代大学教育,尤其是中央
美术学院这样的名校发展的要求。毕业展示方式的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