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
清代手镯姗姗来迟
清代琉璃手镯来自我的家乡醴陵。那一日,我在宝南街古玩集市认识了醴陵官庄地区的古玩商人老王。他的地摊上赫然搁着两只清代中期红色玻璃缠丝手镯, 其中一只装饰着辅首,不透明,红殷殷(图6)的很可爱。
“我母亲在茶子树林挖土挖到的,丢在抽柜里半年多了?!崩贤跗涫挡焕?,30多岁,只是皮肤黝黑,见老许多。他说:“我拜了个师父学古玩,师父说是老料器,可以卖两百元钱,便带了来。”
这个师父连价都交代得很到位,自然不好去攀乡亲讨便宜,掏了两百元,买下了。
琉璃们像是同我有约,次第而来,自然不会让它擦肩而过,很快成交。
世上难得觅仙踪
记得多年前看到一档电视节目,是几位知名学者介绍商周时期的两件很小很小的琉璃兔子,说它们的艺术价值很高,价值数十万元,不容小视。看了节目,我沾沾自喜了好一阵子。早期的琉璃器物为什么如此贵重?
其实,西周两汉时期开始,历朝历代都生产了大量的琉璃器物,但琉璃性脆易碎,绝大部分都在使用时因搬挪移拿而粉身碎骨者。所以学者们说,“发掘十座古墓难见一件琉璃器物”,它们匿影藏形,有幸与今日的收藏者谋面的,不损分毫者极为罕有,残缺不全者亦难得一见。
于是可以说,真正的(去除今日市上的赝品)两汉以前乃至两汉之后的琉璃器物,全身而来的,真该是着了些仙风道骨了,如何的不珍惜宝贵呢?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湖南长沙 廖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