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奇诡瑰丽的诗情
品林凡先生的梅花,必赏读他那些奇诡瑰丽的诗句,几乎每梅必有诗,每诗必衬托着一株株黄梅、绿梅、红梅、粉梅、蓝梅不同的诗情,有些诗是林凡先生根据梅图的不同意境撰写的,有些诗句是他引用摘取其他古代伟大诗人,但不同的诗句都烘托着梅花的精神与情怀,林凡本身就是诗人,创作了数百首悱恻凄美的格律诗词,林凡的诗意象清空,饶有禅意,仿佛把读者带入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禅的境界。
梅花的别名是“罗浮仙子”。“罗浮山”有几处不同的山,位于广东增城的罗浮山是粤中一座名山,向有仙岭之誉,相传东晋葛洪就得道成仙于此,山中盛产梅花和荔枝,林凡也喜欢广东增城的罗浮山的梅花,他的那幅《般若之梅》的梅图,作者在画面的上方用秀雅的隶书,题写了“底事欢词般若台,绿梅青月碧螺怀,定回续梦连心曲,萍散遗踪点履苔,一骑黄尘挥泪去,三秋白袷杖藜归,多情最是韩熙载,锦幄千重鼓钹开?!贝朔吠嫉谋尘笆谴源院稚陌叩?,似萍非萍,似苔非苔,似泪非泪,不知作者用意如何,但是联系他的这句诗去看去品,仿佛茅塞顿开,那些似萍非萍,似苔非苔似泪非泪的斑点,就是一掬掬相思的泪痕。这幅梅图画面构成是简单的,就是一株并蒂开放的梅树和淡淡的斑点,似乎没有表现作者过多的情怀,就画论画似乎意蕴少了些,但用这首诗句一点题,整幅画就意蕴勃郁,情思绵绵,那些淡淡的斑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这幅不太大的梅图蕴藏着作者无尽的情思。
林凡画梅题诗句除了自己的以外,就是题写古代名家的诗词,他的《残雪》梅图,就是题写的清宗室纳兰容若的词,纳兰容若是清朝最具才情的青年词人,晚近,好之者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容若年仅三十一岁,即殒于疾,评容若作品的诗评《我是人间惆怅客》一书畅销一时,林凡先生年过八十之人,仍对容兰情意牵连,赞誉不已。其所共赏共知者,情也。林凡先生作《残雪》这幅清苍凄美的绿梅,深有情意?;嫦灾恢檬且豢樗洞蠊彗獾难沂回S诨?,抢尽观者的眼球。一株遒劲的绿梅缠枝纷拨,倚石抽枝,横向天际,远处淡淡的山岚上是淡淡的积雪,近处簇拥着一丛丛无名的山草,画幅的左边空白处作者题写了容兰的诗词,“残雪银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款识是庚寅暮秋于小罗浮诗林,诵纳兰词不觉泪下,乃录此词于画首。一个八十多岁的人还能吟诵别人诗词作品不觉泪下,足见其诗人情怀,蓬蓬郁郁。林凡“文革前”就写过格律诗数百首,都毁于那场浩劫,近来爱梅画梅咏梅,又写了七言古诗“罗浮诗集”近二百首,结集出版?;固乇鹣不短拼叭睢钡氖?,尤偏爱李贺,九十年代发现唐代诗僧齐已以后,更是续写与这位相隔千年的诗僧的“老乡情缘”,写齐已的诗,吟诵齐已的诗,逢人必推介齐已的诗,还和著名教授周艾若一起编选《中国历代僧诗集》煌煌2300万字。
苏轼评:王维的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以此来评价林凡先生的梅花图画,应也有苏公之意。林凡以诗人的激情予一幅幅梅花以一缕缕倔傲的诗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