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人民已经习惯地认为青瓷成熟于东汉。凡是东汉以前的青瓷一概称作“原始瓷”,凡是东汉以后的青瓷,其中不乏质量低劣的,其理化综合指标低于东 汉、甚至低于所谓原始青瓷也能够称作瓷器。 对于这一判断标准,有不少学者认为不尽合理,如江苏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敏在其《鸿山越墓发掘报告》中称:“判断是否为青瓷或原始青瓷的标准原本是一个理 化的标准,当对一件瓷器进行理化测试时,符合这一标准的即成熟青瓷,而达不到这一标准的即原始青瓷。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一理化标准转换成了时代标准:即汉 以前的青瓷,皆称之为原始青瓷;而汉以后的青瓷皆称之为成熟青瓷或青瓷,这一概念的转换是极不科学的?!?/p>
“一整套仿青铜礼乐器的制作集轮制、模制、胎接、刻画、点戳、附加堆纹等为一体,器形的多样性、工艺的复杂性和难度与东汉青瓷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以战 国亭子桥为代表的古窑址群在龙窑装烧技术上承先启后,在以往发明使用泥珠作间隔物的叠烧法的基础上,创新地用粉末作叠烧间隔物。同时创造出形式多样的窑床 垫座,以适应不同器物在烧制时抬高窑位,避免生烧?!痹谥旖骺蠢?,这些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都是开拓性的发明。用瓷器的理化指标再加上工艺技术、装烧技术 的综合指标来讨论和肯定青瓷成熟于战国是科学的。“没有理由将德清窑战国青瓷拒之于青瓷的门槛门外,战国青瓷应该成为中国陶瓷史的新篇章”,朱建明说。
朱建明认为,只要具备用瓷土、高岭土作胚料、施高温釉、高温烧结三大要素就可以称作为瓷器?!罢焦逼诘虑逋ぷ忧拧⒎爰疑揭ぶ酚牒枭皆侥钩鐾恋那啻杀瓯揪砘馐?,其烧成温度已经接近1300度,胎体致密,釉面?;潭雀?,可以与东汉青瓷相媲美?!?/p>
通过近几年的考古发掘,还将原始瓷的烧制时间从西周战国时期又往前推至商代,形成了一个更加完整的年代序列。从商代开始,历经西周、春秋,至战国时期,连 续不断,是目前国内已知出现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而且是一直不间断生产的原始瓷产地。德清地区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无论是生产时间、生产规模,还是 产品种类、产品质量等方面,在当时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少专家表示,已有充分理由可以认为,德清地区是商周时期的制 瓷中心,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
2008年,在“瓷之源——原始瓷与德清窑学术研讨会”的总结中,时任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莉英宣布:以德清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的商周时期窑区, 无论是生产时间、窑址规模、种类、数量,还是产品质量、装烧工艺等方面,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制瓷史上的第一座 高峰,誉之为“瓷之源”可谓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