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艺术品公开交易市场的监管与适应成为一种新的课题,由于公开交易市场涉及更为广泛的投资者与消费者,监管就成为了公开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所以说艺术品实物集成电子化交易,就是我们常说的电子盘交易,除政策风险以外,其监管的重点主要是:一是交易平台合规合法;二是实物交易,并且实物标的物可以标准化;三是顶层设计合理,风控闭环,如“四分离”原则等。四是经营体系科学高效,技术保障有力;五是会员风险管理、教育常态化。
5、国际化进程是必须面对的陌生问题。公开交易市场的建构,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国际化的一个部分,但中国艺术品交易公开市场的建构不仅仅是国际市场的“本土化”问题,它较多的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形态的创新。所以,我们一方面坚持从艺术品市场国际化的过程中学习较多的理念知识、技术与方法;另一方面又要坚持技术于本土市场的创新。其中,艺术品集成电子化交易就是对于艺术品实践与理论的一次再创新。所以,我们既要学习,又不能迷信。也就是说,在艺术品公开交易市场的建构过程中,国际艺术品市场的今天,并不是我们的明天,并且,我们的今天可能会成为国际艺术品市场明天的重要创造与组成部分。
从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建构艺术品公开交易市场本身,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或者是说,建构艺术品公开交易市场是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转型发展的应有之意。
三、建构多层次艺术品公开交易市场的路径分析
关于多层次艺术品公开交易市场建构的基本路径,我们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一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是基??;二是发展平台化交易是核心;三是平台+互联网机制是大的方向;四是平台+资管是蓝海。
1、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是艺术品公开交易市场有效建构的基础与前提。这重点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由于艺术品的资源特性及其特有的价值发现的特性,公开交易市场的建构本身必须要依托综合性服务平台。因为艺术品在整个公开交易过程中,需要综合性的服务手段,不仅包括综合性的金融服务,甚至连基础支撑业态如物流,都与传统意义商品交易的物流业态相去甚远,所以说我们要把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作为基础与前提。
二是目前处在运营过程中的公开交易市场,无论是传统型的还是创新型的,运营高效的因为综合服务平台全面工作到位。表现在:(1)传统的公开交易市场为拍卖业,综合服务平台提高了其运营与服务能力,增加了客户的粘着力,提升了品牌效应。做的比较好的无论是国际的也好,还是国内的,这个公开交易的平台是一个综合性的,首先综合性金融服务手段比较成体系化,对客户服务比较全面,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满足也比较能够得到快速响应。(2)创新业态的公开交易市场为艺术电商。2000多家经营者大多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平台,没能有效的建立起综合服务平台。也就是说,只发掘了互联网技术优势,没有很好的沉淀行业经验与能力,这种基于互联网架构的平台综合服务能力,对风险的识别,对客户的服务有限,这也是为什么目前的艺术品电商还没有取得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的影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2、发展平台化交易是艺术品公开交易市场建构的核心。艺术品市场的平台化交易大概经历了三个形态:第一个形态是强调基于“三公”原则的公信力,第二个形态是强调基于整合优势资源的增信功能;第三个形态是强调基于综合服务的风险管理与增值功能。也就是从一开始强调降低交易门槛提供捷径,整合交易资源到规范交易,提升交易效率到风险管控,保护客户利益等的转变,是把平台的主要功能由鉴证交易,进一步拓展为依托大数据挖掘的风控与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