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数字化,保障文化遗产安全
因善本古籍对温度湿度等条件有极高要求,如今在国图,藏品在有缩微胶卷、影印古籍、数字资源的情况下,不提供原件阅览。
“纸是最脆弱的文物,宋版书,翻一页,就损寿60年,上一趟机器,至少短命一百年,所以?;ず屠糜涝妒且欢悦?,怎么解决? 就是大量的、尽快地数字化。不仅国图,包括各个图书馆、古籍收藏单位,我认为第一项任务是先发布,把珍稀孤罕的、不同品种、不同版本的古籍发布出来,让人用。”张志清说。
据估算,全国的汉文古籍有20万种,50万个版本,其中已经数字化的大概有7-8万种,15-20万个版本,没有数字化的还有将近60%?!叭挝穹浅<杈?,这项工作如果完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化安全就有了根本保障,中华古籍就能够避免历代皇家藏书盛世收集、衰世流散、乱世毁灭的命运?!?/p>
为避免做重复的事情,国家古籍?;ぶ行恼谕澈先鞲龉偶詹氐ノ?,“我们现在第一步,在‘中华古籍?;ぜ苹蚣苣冢先墓偶詹氐ノ?,用有限的资金,先把一部分重要古籍数字化。这几年的成果是1200多万拍,大概有三万多种书,除了国图的善本,还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的珍贵古籍。”
令人振奋的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已被列为“十三五”期间国家的一百项重大工程之一。“‘中华古籍?;ぜ苹刖】焓迪秩梦颐堑奈幕挪渴只?,让内容尽可能多地被大家利用,哪怕只从中选个图案作为文创,那也是对民族审美、欣赏水平的一种提高。”张志清说。
“让古籍利用进入一个新层次”
在加紧对国内珍贵古籍进行数字化的同时,流散海外的珍贵古籍也正在以数字化形式回归祖国。据统计,海外100余家收藏机构藏有中华古籍300余万册,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很多是孤本,具有极高的文献与文物价值。
“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馆藏中文善本古籍特藏以质量高、数量大著称,我们已经把经部、史部做了一个比较大的数字化,现在在不断上网,做完的话,是哈佛燕京图书馆的善本中的一半。另外,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赠送的3700多种汉籍的数字版本,我们全部都公布上网了?!闭胖厩逅怠?/p>
将海量的数字古籍资源全部免费提供,是否对古籍出版造成不利影响?
“出版和数字化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有个协调,要尊重市场规律,尊重使用的特点,也要尊重?;さ奶氐悖荚谑只币苍诖罅孔鲇坝∽柿霞?。”张志清介绍说,国图最近开展了馆藏“样式雷图档”的数字化。样式雷,这个中国清代宫廷建筑世家的建筑图样的主体都在国图,总量约16000多件,已经影印出版了第一批圆明园建筑图样。“我们即将把已经做完的2000拍编目后放到网上,给大家看?!?/p>
张志清说,古籍?;げ煌谖奈锉;?,文物注重物质形态,而古籍?;ぶ卦谀谌荩涨罢倏摹笆濉惫偶;ぜ苹墓婊嵋?,已将立法提到议事日程,与会专家认为,要用法律?;す偶?,并在立法上要把“利用”写进去。
“我们计划在今年10月28日的孔子诞辰日,对国图的数字化做一个系统的宣传,让人们知道如何利用这个巨大的宝藏。虽然不能完全把古籍从小众事业变成大众事业,至少能让更多人喜欢古籍,阅读古籍,让古籍的利用进入一个新的层次?!闭胖厩逅?。
原标题:“皇家藏书”摆上百姓“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