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眼里,李平是一个以题材取胜的画家。尺短寸长,在这个细节上,李平无疑是云南画家中,少有的敏感者。江南的山水,在古人的画笔之下,变成了某种文化的符号。一河两岸的萧疏,在特定的皴法和笔法的重复之下,让笔墨意味的一再体现,成为中国山水画的价值所在。如果和西方风景画相比,中国画带有强烈的“意象”性,它的语汇表述的是一种精神世界的理想,而不是现实?!翱捎巍薄ⅰ翱删印?、“可观”保留了依稀的现实写照,更多的是调动几乎所有中国人认可的“宜居”因素,在中国山水画的画面上的经营组合。重“意”不重“实”,表达中国文人共有的精神境界,玩味笔墨,玩味意境,让中国传统山水画已经形成统一的语汇和语境,在千百年的自我完善过程中,已然有了强烈的自律,使得我们的中国画一直以同心圆模式,围绕文化内核,不断发展,不断强化语言系统。同时,一切的笔墨、线条、章法也决定了山水画的题材,是具有排他性质的。如果不是选取这些特定的题材进行创作,画面构成和表述语汇,就会显得如此的“格格不入”,以至于可以怀疑李平“红土地”系列作品是否是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