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刚美形成原因
传统的中国画尤其以文人画为代表,极力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把“自然”、“平淡”、“清远”、“天真”作为审美追求。潘天寿学习古人,也是认同这种审美追求。因此在绘画上他反对刻意雕饰的创作方式。但是这种“平淡”,“清远”的审美方式不免有些柔弱。中国的老庄哲学对历代文人的影响可谓是根深蒂固的。老庄哲学讲究顺应自然,顺应道,与自然相合。这种理念下的文人难免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对于自身个性的追求较弱?!扒逶丁?,“平淡”都带有阴柔美的意味,而这种阴柔美在潘天寿生活的年代不免有些不适宜。他生活的年代,正是西方美术对中国美术强烈冲击的年代,中国画需要进行改革,他也坚持要改革,但是他的创作毕生坚持从传统自身求出新,不伸手向外来因素借鉴,尽管他在求学期间曾接受过李叔同的西画教育。潘天寿将花鸟画画的格外硬朗扎实,这正是当时我们的民族需要的精神,正如石涛所说“笔墨当随时代”。潘天寿的花鸟画就是随着时代的需求,反应时代的精神气息和自己的生命状态。他将画和自己的性格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这种非常扎实,硬朗,具有阳刚之美的画面。
潘天寿作品展现出阳刚的美,其原因离不开他的笔墨。潘天寿的笔墨遒劲而有韧性,这种画面感觉来源于他长年累月对书法的研究和练习。他将书法和绘画结合的非常巧妙,写字绘画注重“骨法用笔”。他说“画大写意之水墨画,如书家之写大草,执笔宜稍高,运笔须悬腕,利用全身之体力,臂力,腕力,才能得写意之气势,以突出物体之神态。作工细绘画之执笔、运笔,与写小正楷略同?!庇纱丝杉?,潘天寿对书法和绘画的融合不仅是停留在技法上而且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内有不屈不挠的精神禀赋和卓尔不群的性格,外有勤学苦练后扎实的笔法墨法,潘天寿的花鸟画才得以具有阳刚之美。
参考文献 :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5月
[2].薛永年,罗世平.中国美术简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2月
[3].卢辅圣主编,黄剑撰文.中国山水画通鉴.搜尽奇峰[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