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7月,李青萍在江陵县福利院作画。
继2008年李青萍作品展出于上海美术馆后,这次李青萍珍贵原作再无完整地在公共机构中得以呈现。走近艺术家晚年的创作,在她所钟爱的饱和度极高的色彩碰撞以及几乎每幅画中若隐若现的人物形象的组合中,是一股不被击垮的生命力,以谜一般的方式在画布上的呈现?;以诔迤迫松罂嗄阎?,也冲破了任何有形艺术的禁锢。早前学生生涯习得的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和野兽派风格;得之于南洋的泼彩艺术,在大量捐赠手稿的练习中已谙熟于胸的人物形象都自由而灵动地穿梭在展览画作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画面中这些造型千秋的“人体精灵”成为区别真正的李青萍绘画与她故去后出现的良莠不齐的抽象伪作的重要特征。
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评论家邵大箴看来,“抽象画对艺术的意义是重大的,中国的艺术就缺少这一块。”这批作品的价值,正如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肖丰所指出,“在于它教会我们如何对待不同的艺术形态,比如抽象、表现,应该将其纳入到美术史上更具象的框架里,用同样的分量和重量。因为有了李青萍,中国的抽象艺术部分有了一种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