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
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钱币收藏家宣古愚得到消息,南京路裘天宝银楼有八十多种金元明清时期的元宝和银锭,白银的纯重达5000多两,银楼有意出售。
于是他一番乔装打扮,其实也不需要打扮,他腹大腰圆,平时就爱穿宽袖大领的棉布袍子,老花眼,又戴一副眼镜,本身就像一位乡下老人——怀揣一个清代同治年间的元宝,冒充乡下佬前往裘天宝银楼要求兑换法币。银楼的伙计说只能按银价再加百分之十,宣嫌少,指明要见经理。
经理看他一身乡下人的打扮,说给你加价百分之十已经很客气了,这种元宝我们这里多得很,你要是要的话,也不过加价百分之二十。宣古愚装着不懂,要求看看那些元宝,经理真的当即搬出了80多种元宝。宣又问这些元宝进价多少?卖价多少?经理说进时加价百分之十,卖出加价百分之二十?!按嘶暗闭妫俊毙庞薏讲浇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经理也不甘示弱?!澳闼械脑σ黄肼舾?!”宣古愚话一出口,经理的脸都变白了,但因为有言在先,只好忍痛把元宝都卖给了他。最后只说了一句话:“这种元宝,本来要照银价一倍才肯卖,现在便宜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