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彭维国讲述他收藏的门牌号背后“消失的村庄”?!∥航ň?摄
“身边的历史在慢慢消失,主要就是咱老百姓的历史?!庇谑?,走街串巷“捡破烂”,成了彭维国和爱人经常干的事,虽然村里人以前总觉得他们老两口“不务正业”。
除了祖传的老物件,彭维国还经常花钱“买历史”,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别人手中“高价”买过来的,虽然经济压力有点大,但他觉得很值?!懊裰诶床喂鄱际敲夥训?,不能背离自己的初衷。”彭维国说。
彭维国说,他收藏了很多门牌,每个门牌背后,都有一个鲜活的家族故事。阿干河流域曾经采煤兴盛,人烟繁华,但随着煤炭业日益萧条,人们陆续撤离了“淘金地”,好多村庄也接连消失了,“唯一证明这个村子曾经存在过的也只有这个门牌了。”
“可能我这个东西一分钱不值,但这个物件代表了这个地方的某段历史?!迸砦?,他们不是做古玩的,也不是做文玩的,就是“留存一段历史”,通过展览等形式活化起来,让更多年轻人来感知。
与传统博物馆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展馆,是可以触摸的博物馆?!迸砦?,让民众近距离感受“老物件”背后的历史文化?!翱谑隼贰币彩桥砦锹嫉囊徊糠?,脱离了博物馆只是“看古董”的形式,他想用影像留住老百姓说的话和用过的东西。
不过,好多人在搬走前,都会留下些东西。“虽然我们不懂,但是我觉得你们做的这事还挺好的?!贝迕衩堑幕叭煤虏恃嗪屠习楦行判募岢窒氯???醋畔缜酌前牙衔锛患氨А惫?,郝彩燕说,“以后你们可以抱着孙子来看”。
遗憾的是,好多东西已经流失了,“我们要早点做也许这东西就保留下来了?!焙虏恃嗨?,尽自己的力量去做,能收一件是一件。如果以后有更大的场馆,可以做得更多。
“一定要做下去,感觉已经不是属于我个人的东西了。”彭维国说,我们有一天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可这些东西留下来,就是永远的东西。尽量做好,留住这段流域、这片土地上“咱老百姓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