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③
异域的想象——唐代海兽葡萄纹铜镜
平凉市博物馆藏有数件唐代海兽葡萄纹铜镜,其中有两件铜镜纹饰精美,工艺精湛,堪称珍品。其中的一件为方形(图②),伏兽钮,钮外由一凸起方框分为内外两区,内区四海兽追尾环列,四角饰孔雀屏纹,其系空间点缀十四串枝蔓缠连的葡萄和十二禽鸟,禽鸟六飞六栖。另外一件为圆形(图③),直径13.7厘米,镜钮为伏兽形,镜边缘有一圈花瓣纹饰,中间一圈凸弦纹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葡萄和叶蔓铺地,布满镜背。内区有姿态各异的6只海兽攀缘逐戏于葡萄叶蔓之间;外区有8只形态各异的禽鸟嬉戏于葡萄的枝蔓叶实之间,另有蝴蝶和蜻蜓相间环绕飞舞。海兽葡萄纹铜镜,亦称“瑞兽葡萄镜”“海马葡萄镜”“天马葡萄镜”“鸾兽葡萄镜”,主要流行在唐高宗、武则天时期,是唐代制镜技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海兽葡萄镜上所刻画的兽形图案,形象不一,姿态各异,统称“海兽”。根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些海兽多为头部大而圆的动物形象,其实就是古代的狮子,古人称“狻猊(suānní)”?!抖拧な褪蕖分杏屑窃兀骸扳♀ト绫朊?,食虎豹?!蔽骱何涞凼逼?,张骞通西域后,狮子等动物相继引进中国内地,供贵族享乐。此处的“?!辈⒉皇侵杆鞘呛V兴铮侵肝夜糯囊恢值赜蚬勰?。秦汉时期人们仍将自己的国土称为“海内”,而国土之外称之为“四海”,狮子并不是本国所产,而是从遥远的西域传进来的,西域是在距中国内地遥远的西方,所以古人在这些动物前加一个“?!弊?,表示西域以外的物产。狮子在中亚、西亚文化中象征权威、神力,葡萄代表生命树,然而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传统吉祥思想的影响下含义发生了某些变化,它代表了人们祈求富贵吉祥、琴瑟和谐的愿望。
同时,铜镜上的另一种图案葡萄原产于西方。据《齐民要术》载:“汉武帝使张骞到大宛,取葡萄实,如离宫别馆旁尽种之?!逼咸盐圃谀诘刈笆瓮及敢帐踔谐鱿郑谴佣嚎嫉?。到了唐代,葡萄纹在工艺美术领域里已普遍流行,葡萄蔓延的枝条和丰硕的果实,象征着富贵长寿,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两个原本来自域外的物种,由铸镜师采用高浮雕的技法将它们镌铸于铜镜之上,不仅在造型上写实、生动,富有装饰性,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碰撞的最好见证。海兽葡萄镜不仅是初唐瑞兽镜向盛唐花鸟镜过渡的重要镜型,还是魏晋以来传统铜镜艺术与波斯萨珊及希腊艺术的融合,它不单纯受一种外来文化的影响,而是体现了文化的多元交融,从侧面印证了唐王朝开放、包容、进取的大国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