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典藏——上海博物溯源”特展
杜嘉乐(南通博物苑苑长)
南通博物苑初创时期的理论、实践及传承
南通博物苑是清代末年中国人与世界接轨的一个创举。晚清状元、中国现代化的先驱者张謇先生创立了南通博物苑,他希望以自己的成果来验证博物馆的社会价值。他的许多博物馆理论,至今还显示着鲜活的生命力。比如张謇对文物征集主张是“纵之千载,远之异国者,而昭然近列于耳目之前”,希望“收藏故家,出其所珍,与众共守”,而他自己也带头拿出文物交博物苑收藏。他在启事中说:“謇家所有,具已纳入?!薄爸泄鹗敛饺瞬屏κ轿?,搜采准的务其大者。不能及全国也,以江苏为断;不能得原物也,以拓本为断。”
1914年根据苑藏品,在鉴定、分类的基础上编印了《南通博物苑品目》(上、下册),包括全部藏品和现生动植物的目录,共收录了天然、历史、美术、教育四部分,所列藏品2973号,每号一至若干件,其中天产(自然)品物1870号,占62.8%。这反映了张謇对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视。
王毅 (中原工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
亚洲文会博物馆之科学与艺术活动
为了来参加这次会议,本来时间很紧张,我不可能提供新东西,但是上海博物馆盛情邀请我没办法,我专门又把《申报》上亚洲文会的资料,花了3星期的时间把它230条信息又看了一遍,发现一个新的信息,以前我的书中没有写到。那就是当时的社会各方假借亚洲文会博物馆举办各类科学艺术活动。从1920年到1949年《申报》刊登的此类消息至少有三十场。这些活动并非亚洲文会和亚洲文会博物院自己举办的活动,是社会其他机构假借亚洲文会博物院这个场地来举办科学艺术活动,比如“1920年3月7日爱资拉氏演讲电器扩张计划”、“司密斯之机器利用谈”、“1940年学校儿童收藏竞赛展览”、“1923年13-17日英美妇女在开名画展览会”、“1934年10月13日电影音乐试歌会”等,这说明亚洲文会博物馆已经是上??蒲б帐踝诮讨饕疃∷?,是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它不仅自身是一个重要文化空间,也是近代上海的文化中心,是“上海之光”,当时就是这样形容的。以前我对亚洲文会的评价有点低了,这一次我确实感到它非常重要。它能吸引多种活动都在这里举办,影响力非常之大。
唐际根(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从收藏古器到?;ひ胖贰泄胖凡┪锕莸姆⒄怪?/strong>
我主张遗址博物馆不要过于强调可移动文物,应该强调遗址的所在,遗址的布局,遗址里的每一个故事和事件,特别是不可移动的遗迹,比如说房子、道路和它的格局,用有限的文物去点缀就可以了,这样遗址强调的是这些东西,而可移动文物仍然可以保留在都会的博物馆里,通过这样一种方法来协调矛盾。如果遗址博物馆像现在那样,也做一个大体量的建筑,里边放很多的可移动文物,这样既破坏了遗址的景观,也损害了城市的博物馆精神。
殷墟那么多文物,流失在各个国家的城市博物馆里,当我们说城市的博物馆精神时,我们真的很容易忘掉它的遗址,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当我们说城市博物精神的时候,我们别忘了田野博物精神。田野博物精神和城市博物精神是互补的,没有田野博物馆精神,不可能有城市博物馆精神。今天的会,大家都讲城市博物精神,我反过来讲田野博物精神。
现在遗址博物馆在建设中出现很多问题,第一个问题,做遗址博物馆时,没有把城市博物馆和遗址博物馆纳入到一体来考虑,把城市博物馆的概念移植到了遗址博物馆。解决它的方法是认识到遗址博物馆的特点,做遗址博物馆该做的事,比如说他的陈列以遗迹为主,以发生在遗址上的故事为主;第二,强行将我们头脑中的既有观念,大家习惯了城市博物馆,习惯了上海博物馆,觉得博物馆就应该是座大房子,以至于一想到做遗址博物馆,就一定要在遗址上建一个大体量的房子,这种理念的错位也是一个问题。
遗址博物馆应该怎么做?我认为应该先划定一个范围,把遗址的布局搞清楚,哪个地方是道路,哪个地方是水渠,哪个地方是湖泊,哪个地方有桥,哪个地方是居民点,哪个地方是墓地,把这些搞清楚之后,要在遗址上通过我们现在的各种手段把遗址的格局呈现出来,把遗址的价值展现出来,把遗址有趣的故事讲出来,这是遗址博物馆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