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家注本《史记》 宋蔡梦弼东塾刻本,海源阁旧藏
海源阁藏书秘不示人,除非“契交”,一概不准进入海源阁观书,更谈不上借书。即使家人也得到一定的年龄才能到阁内观书,第四代传人杨敬夫也是在十六岁之后才得以登阁读书。杨氏旧例,家中仆人不准登楼,以致有服役数十年的仆人,竟然对阁内情形一无所知。即使至交也只能入海源阁一次,能两次入海源阁观书惟有潘祖荫一人。可知,海源阁藏书实行的是关门主义,多年来给人以神秘之感。
光绪十八年(1892年)冬,《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冒雪前往海源阁,竟不能得见海源阁藏书,扫兴而归,写诗发牢骚道:“沧苇尊王士礼居,艺芸精舍四家书。一齐归入东昌府,深锁琅嬛饱蠹鱼。”像刘鹗这样被海源阁拒之门外的文人学士不在少数,像历城解元徐金铭为得见海源阁藏书求为杨氏童子师(即给海源阁第四代杨敬夫当老师),而最终也没能如愿。
海源阁的藏书处,除了聊城城内杨氏宅第外,还有肥城城西华跗庄的“陶南山馆”(又名“眉园”)?!昂T锤蟠允椤钡娜渴榘逶膊赜诹某浅悄谘钫笤?,以后迁移到聊城西南25里的田庄“弘农丙舍”(又称“厚遗堂”),其中有些书版还是活字版木字和铁范,是研究中国近代出版印刷业的重要实物资料,可惜毁于战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