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莱士博物馆馆藏的两只金瓯永固杯
喝屠苏酒,自然要用“金瓯永固杯”才配得上
这件事的源起,是乾隆皇帝总觉得“明窗开笔”的时候,少点什么。所谓“明窗”,就是乾隆到咸丰朝时,养心殿东暖阁的西头南面临窗,用木福扇另朋一间小屋,这间小屋叫有一方乾隆皇帝的御题匾额,叫“明窗”。里面临窗有宝座床,面东坐褥,左手边是紫檀炕案,右手以窗台为案。
嘉庆皇帝自己说,明窗开笔仪式,是雍正时开始成为定制的。每年元旦子时一到,皇帝既不下厨房煮饺子,也不出门点挂鞭,而是在明窗案上,开笔书福。此时皇帝就身着朝袍礼服坐在面东的坐褥上,紫檀案上设一金瓯永固杯,里面倒上屠苏酒;设一玉烛长调烛台,皇帝手引发光。然后用一款定制毛笔——管端可“万年青管”,写下一些吉祥话,祈祷来年政通人和。
比如乾隆皇帝就写过:“元年元旦,海宇同禧,和气致祥,丰年为瑞?!薄岸暝蛳笸?,永永平安如意?!薄叭暝?,敬迓福禧,时和年丰,内外安和。”之后,由臣下进“时宪书”,皇帝浏览一遍,寓意“授时省岁”,之后皇帝一一吩咐有司庋藏,礼仪完毕。
当然,乾隆皇帝本人是一个雅致又多金的boy,这么有寓意的酒,自然要选有寓意的杯子。写了前三年之后,他觉得杯子不好,烛台也不好。乾隆四年十一月,皇帝可能有一天想起再过一个月,要给自己的元旦添点儿新节目,于是让太监胡世杰交给乙方造办处一个case:“白玉梅共托,配做一蜡扦,上安珐琅稳瓶,其名‘玉烛长调’,再配一金杯,其名‘金瓯永固’,先画样呈览?!辈痪煤螅曳浇怀錾杓品桨?,大甲方乾隆认可,并且提出:“其金杯足子做象鼻足子,镶珠宝点翠,金杯刻‘金瓯永固’、‘乾隆年制’之款?!?/p>
正月乙方交了杯子,显然甲方皇上觉得不太满意,在初三的时候,不顾正在休年假的乙方,提出要求:“将金瓯永固往细里做?!辈⑶乙笤偌又屏郊挂侵帧巴梁澜稹钡男Ч骸岸淤缌细靼泊笾樽右豢?,两面,每面安珠子五颗,中间一颗安大些,花头要圆的?!?/p>
后来做的两只杯子,乾隆皇帝显然很满意,用了将近六十年。但是到了乾隆六十二年(嘉庆二年)的时候,已经是太上皇的乾隆皇帝,还不舍得离开自己住了六十多年的养心殿。这年的年底,差不多同一个时候,他又觉得,既然皇帝都换新的了,自己的小杯子旧了,也再做一件新的。于是十月二十八日,非常给力的乙方内务府,便造出了一件新的金瓯永固杯——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故宫博物院贮藏的这只。
这只杯通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足高5厘米。夔龙立耳,夔龙头各安珍珠一颗,三象头卷鼻为足,杯身錾宝相花,满镶宝石,口边刻回纹。杯前正中镌篆文“金瓯永固”四字,后面镌“乾隆年制”款式。用了“九成金二十两、正珠大小十一颗、红宝石大小九块、蓝宝石十二块、碧牙石四块”。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皇帝为了掩盖金灿灿的土豪风,杯身特别用了点翠工艺,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杯身大体是蓝色的。这种低调又奢华的工艺,是用小剪子剪下活翠鸟脖子周围的羽毛,轻轻地用镊子把羽毛排列在图上粘料的底托上。翠鸟羽毛以翠蓝色雪青色为上品,颜色鲜亮。被剪下羽毛的翠鸟通常会很快死亡,因为太缺乏动物?;ぞ?,此种工艺今天已经用其他材料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