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方济﹝San Francesco﹞》
画板?蛋彩,107 x 57 公分
天使圣马利亚大教堂博物馆,亚西西﹝Assisi﹞,意大利
1948年,艺术评论家洛勃托·隆基认为,《圣方济﹝San Francesco﹞》这幅木板画与契马布耶在亚西西时的艺术活动有关联。在《端坐宝座的圣母与圣婴,四位天使和圣方济》中,圣母右边的圣方济像,和此画有着密切关系。依照传统,这幅木板画应该就是这位圣徒的墓穴顶盖。
虽然这幅画的质量并不十分出色,不论是出自契马布耶之手,还是当时其他画派的作品,说得更简单些,亦即摹拟圣方济大教堂圣方济像的作品,其中仍有令人印象深刻之处:第一是形象简洁,主体穿着袈裟,衣褶 阴影清晰可见;第二是画像的脸部特征,是经过理想化的面孔,圣徒的双颊发红,呈三角形,耳朵很大,就风格而言,它与《端坐宝座的圣母与圣婴,四位天使和圣方济》那幅湿壁画相距甚远,若排除其他不同之处,只单就这张过分渲染的面孔,而与亚西西湿壁画中的那张面孔相较,便显示此画缺少灵气,与亚西西湿壁画的面孔相距甚远。
究竟此画是出自摹拟者、或是门徒之手,还是因为契马布耶只是想以更「符合尘世」、更世俗、更人性化的手法来表现这位穷苦大众的圣徒呢?依照朱塞佩.帕隆伯的说法,这是「一幅临摹下教堂《庄严》一画的细部之作这幅《庄严》还是古伊多.达.古比奥修润之前的那幅」;然而,巴提斯蒂却认为,这是一幅「取法 于下教堂圣方济像的平庸之作」。
圣母的故事画面,是来自于人们虔诚的信仰,并没有特别惊心动魄的内容。但是那幅《庄严》,却显示出一种新的构图布局。充满着深刻苦痛之情的背景,将画面的节奏感衬托得更为活泼而强烈;然而,却也使充满诗意的笔调变得阴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