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芷江发现1933年清华入学考卷 考题短小精悍(图)2016-02-24
芷江发现的一九三三年清华入学考卷 本报通讯员 杨英涛摄近日,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档案馆在对教育类档案进行抢救性修复时,发现了一套公元1933年的国立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卷。相对于现在的高考试卷,当时的考题无论是题型还是页数都“短小精悍”,却十分考验学生的知识功底。国立清华大学是现北京清华大学和台湾清华大学的前身。这张原始的入学考试试卷中真实地记录着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有国文、本国历史地理(又分历史之部、地理之部)、代数几何平面三角、高中代数解析几何、高中物理学、高中化学、高中生物学、世界历史地理(历史之部、地理之部)等。试卷为右侧线装,对折式双面印刷,共6页,纸张已发黄,四周稍有磨损,但字迹十分清...
2013年全球最活跃收藏家 刘益谦王薇夫妇入选2014-01-20
现代艺术除了表达时代精神和特定情感之外,由于每一件作品所具有的无可替代的独特性,以及艺术家本身所散发出的个人品质,让艺术品与藏家之间天然具备了独特的交流密码。中国现代艺术品收藏家往往都与他们定向收藏的艺术家很熟悉,基本上了解他们的生活与教育经历,熟悉他们的性格爱好,认可他们的生活方式,理解他们的创意理念,甚至钦佩他们的艺术追求。 不夸张地说,收藏现代艺术的藏家们在收藏了艺术家的作品的同时,亦收藏了艺术家的生活方式,收藏家本身亦向往这样的生活方式,有的甚至藏而优则画,也举办了个人画展。有人说这是作秀,搞名人效应,作品根本一“棒槌”,任嘛儿不通。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收藏家...
一座民艺的灯塔,永不消逝的“汉声”:怀念黄永松先生2024-03-08
黄永松先生(1943-2024)图片来源:汉声文化讲义引言2024年3月4日,《汉声》杂志创办人黄永松先生辞世,享年81岁。对于众多民间艺术爱好者而言,黄永松先生是中国乡土遗产的抢救者,是寻找民族文化基因的探路人,是中华民间文化的守望者。1971年,黄永松受邀,与吴美云合作的ECHO of Things Chinese(回声)于台北创刊,向西方传递中国人的声音,第二期姚孟嘉、奚淞加入,“汉声四君子”就此成“团”;1978年,ECHO在出版61期后???,同年黄永松主持中文版《汉声》创刊,寓意“振大汉之天声”,黄永松谈到两本杂志定位时,以坐标为喻,ECHO是连接东西的横坐标水平交流,《汉声》则是连...
中国书画30家全国巡展(成都) 暨文旅成华邀请展将在福宝美术...2017-09-09
中国书画30家全国巡展(成都)暨文旅成华邀请展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和省委第十一届党代会精神,弘扬巴蜀文明,宣传成华文化,展示成华生态环保之美;聚力打造“国家级文化创意发展区”,引领文化创意新时尚,倡导文化体验新旅游,建设“文旅成华”新引擎,汇聚“天府文化”新能量。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促进成华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结合成华区规划要求,拟引进“中国书画30家全国巡展”走进成都市成华区,扎实推进“文旅成华”稳步展,构建成华文化交流新平台。2017年9月21日上午10点半,由中共成都市成华区委宣传部、河北美术学院、百家湖国际文化投资集团主办,北京艺报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四川福宝美术馆承办,中国...
访著名写实油画家王沂东(组图)2013-07-26
(组图)中国笔墨叛逆者八大山人生平探疑2012-08-22
八大山人 当代文人们说:“承启大师八大山人不仅是影响中国300年,也是未来中国文人的精神范本。”上个世纪,余秋雨(微博)先生云游到青云谱古道观,兴笔拂袖留了一篇文章。古道观在30年前,经过政府修缮,成了八大山人纪念馆。明末清初的书画艺术大师八大山人,骨子里留着没落皇族的血统,在近300年的朱氏江山给了清朝第一位皇帝顺治数十年后,脱俗叛逆吸附满天晖光,成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代艺术巨匠。透过冷气逼人、嫉俗傲世的丹青,八大山人的扑朔迷离,隐晦幽涩的身世及作品,在世人的争论中化为难释之谜。想必,余秋雨先生当年在青云谱面对那些怪诞冷峻的笔墨,也是雾里看花。 &nbs...
女白领业余玩剪纸享受不花钱的幸福2013-01-24
走进邱珈位于闸北的家,就像走进一个现代艺术陈列室,装裱好的剪纸作品、特别版的兵人玩具和芭比娃娃、各种稀奇古怪却又极具设计感的小玩意儿,很容易使人将这家主人与“设计师”、“艺术家”等头衔联系到一起。 剪纸艺术家、时尚插画家、跨界设计师?其实这都是邱珈业余的身份标志,她之前是财经类杂志的记者/编辑,如今变身为外企白领,连她自己也评价“自己很分裂”。外企的工作是她第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邱珈形容这份工作为“收骨头”。近日,当记者问她“收骨头”是否也意味着剪纸爱好将“...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谈艺考2014-03-12
关于2013年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招生的相关情况,艺术中国日前采访了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针对四川美院今年的招生专业、人数以及毕业生就业、阅卷情况、艺术考前培训班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1.请问贵校今年的招生计划是怎样的,比如招生人数、考试时间和专业设置等? 张杰:2013年我校面向全国计划招收普通本科生1800名。 专业设置涵盖了艺术学门类下的大部分学科及专业,包括绘画、雕塑、美术学(美术教育)、书法、动画、摄影、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广播电视编导、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建筑学、风景园林、艺术与科技、美术学(美术史论、艺术策划与管理、艺术与文...
青春雨——记旅日画家袁波2009-09-04
青年画家袁波旅居日本多年,他的水墨画展示出小写意——大写意——抽象写意的演变脉络。多年的苦学和阅历使他的作品逐步形成自己生机勃发的独特风格。 袁波1955年生于河北保定。自幼喜书爱画,19岁拜画家刘志义为师,深得中国传统水墨精神之要义。33岁在北京画店举办刘志义、崔文海、袁波师生三人展后,旋即赴日本及欧美游学深造,对世界艺术的观念、手法多有汲取。他每年都有作品送国际展出并获奖。日本、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荷兰、西班牙等国都留有他的画迹和影响。但他的艺...
彭德:未来缺席的中国艺术2013-04-11
1985年,28岁的谭力勤在《美术思潮》发表《中国艺术观念的未来特征》;28年后的今天,谭力勤以罗格斯大学终身教授的身份,计划同北京大学合作,在深圳创建未来艺术学院,探索未来的艺术形态和趋向,问我有没有兴趣参与。我对他的设想既欣赏又悲观,因为中国的艺术界,包括当代艺术,至今看不到未来。1999年,《江苏画刊》连载我的《未来美术一百年》,有人同我商议创办《未来艺术》杂志,最终搁浅了,原因是找不到撰稿人。国人对未来的漠视,使得中国当代艺术明显缺乏先锋意识。 13亿多人的中国,没有像样的未来学机构和未来学杂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未来与发展》,看不到具有远见和创见的文章。北京有数以万计的奢华会...
任建国:“以情写形”的人物和风俗画 ——从1980年代到今天...2022-05-30
任建国1957年生于北京,现居住、创作于北京和悉尼。他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叶浅予、刘凌仓、卢沉、周思聪等画坛名家。任建国早在1980年代就在学术领域获得关注,成为那个时代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和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这在那个年代的学术界具有重要意义。任建国 我们开的饭店 82×82cm绢本工笔重彩 1985年 中国美术馆藏任建国年轻时便在艺术界取得学术建树,他的早期作品中国画《我们开的饭店》1985年参加了展览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前进中的中国青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早在1982年任建国...
伍建平水彩画展在卓越?浅水湾艺术馆盛大开幕(组图)2015-10-13
开幕式合影在共和国成立66周年国庆之际,伍建平先生呈献出他近年的创作成果作为国庆献礼举办了《阳光下的梦境》水彩画展。此次画展是由卓越集团长沙分公司、长沙民政艺术学院共同主办,卓越浅水湾与湖南依米文化传媒联袂承办。此次展览共展出了作品66幅,出版了画册一本,有李人毅、陈慰民、曾涤尘为本次展览作品撰写了艺术评论,李人毅撰写了展览前言?;褂?0月3日下午画展在卓越?浅水湾艺术馆正式开幕,现场由长沙市广播电视台“你好电台”主持人周娜主持。美协副主席陈飞虎发言伍建平致答谢词开幕现场有湖南省教育科学院领导李倡平副院长、长沙民政学院副校长李斌教授、长沙民政学院科研处长李科教授、长沙民政学院艺术学院院长陈新...
2013年高招报名11月启动 音乐美术书法类不能兼报2012-10-31
2012年高招刚落幕一个多月,2013年的高招报名又要启动了。2013年高招报名率先进行的是艺术类和体育专业,两者报名时间相同,均为11月19日~23日。其中艺术类省统考有变,音乐、美术、书法三类不可互相兼报,体育专业考试将于明年进行。
蒙汉双合体书法艺术首创者思勤高娃艺术探索之旅(组图)2020-10-26
思勤高娃,别名奥德波勒,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草原科左后旗人,大学学历,进修北京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魅力画家、著名草原风情女画家、书法家,蒙汉双合体书法艺术首创人、践行者。全球华人”龙”字榜书大展“金龙奖”获得者。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等。心系慈善公益事业,多次参加大型公益书画捐赠和展览活动,曾获得纪念毛泽东诞辰、关注国际智障儿童等多项首都大型公益活动“爱心慈善大使”荣誉证书。魅力草原水草美钟灵毓秀沐才女思勤高娃,出生于科尔沁大草原,从小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刚会走路...
衰落与蜕变——百年中国民间美术态势思考2014-12-19
20世纪的中国,以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在内的全面转型为特征,整体地沉浸在由农业手工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现代化潮流中。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态的中国民间美术,处身这场波澜壮阔的社会文化变革,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总观百年历史履迹,原生形态的衰落与蜕变形态的生发,构成民间美术随社会文化变革而呈现的两种基本态势。 一 中国民间美术原生形态的衰落是整体性的。百年来不断扩展、深入的社会文化变革,以及对“原始生态环境”日甚一日的改造,深重地瓦解了民间美术古风承传的基础,以致今日的衰落现象,难以和历史上不断经历的“变异”相提并论。本世纪的现代化革命,有别以往那种改朝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