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著名书画家容铁:前吴后容 数业同修(组图)2013-05-24
容铁 编者按:从小耳濡目染,文化熏陶;长大后触类旁通,数业同修。后受教于著名书画家沙曼翁、启功、吴冠中等,得真传而后突变,独树一帜,人称“前吴后容”。他就是著名书画家--容铁。他是如何做到数业同修、兼容并蓄而大成的呢?带着疑问,文化中国网(www.culcn.cn)独家专访了这位当今画坛奇才,以下为采访实录-- 文化中国:欢迎您接受文化中国网的专访,请您先介绍一下,你最初是怎么与书画艺术结缘的? 容铁:我出生于美丽的江南古城镇江,那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镇江自古以来就是文人荟萃之地,和中国传统书画有很深的渊源。宋代大书家米芾一手开创出的&ldquo...
来楚生国画作品欣赏2014-12-09
来楚生(1903—1975)原名稷,号然犀。别号很多,有负翁、一技、木人、非叶、楚凫、怀旦等,晚处易字初生,亦作初升。书斋名有然犀室、安处楼。浙江萧山人。书法拙中寓巧,草书和隶篆最为人称道。篆刻远师秦汉,近踵吴熙载、赵之谦、吴俊卿、齐璜等大家,而能不落前人窠臼,自出新生意,开创了一代印风。西泠印社副社长,当代书画篆刻大家钱君陶先生曾云:“来氏刻印七十岁前后所作突变,朴质老辣,雄劲苍古,得未曾有。虽二吴(按:指吴熙载、吴俊卿),亦当避舍,齐白石自谓变法,然斧凿之痕,造作之态犹难免诮,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能独立称雄于印坛者,唯楚生一人而已?!笨晌阶钋〉钡钠缆?。 来楚生1921年考入上海美术...
吴冠中寥寥几笔便是整个江南(组图)2016-01-25
(原标题:吴冠中寥寥几笔 便是一整个江南?。 ∥夤谥写釉缒晷憷龅慕戏缇暗酵砟甑某橄笙咛?,用最简单的点、线、面、色之间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形式架构,画面洋溢着浓郁的中国文化诗情和神韵。作为生于江南,长于水乡的画家,吴冠中对江南水乡有着浓厚的深情。正因为有着如此深刻的情怀,使他笔下的水乡流露出情真意切的雅致与领袖。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水乡描绘江南水乡是吴冠中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和最典型的题材。这幅作品以寥寥几笔勾画了江南水乡安宁,白墙黑瓦庄严静谧,盘旋在屋顶的燕子给画面注入了一丝活泼,增添了动感。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江村这幅作品充分体现了“点线...
听徐邦达先生讲书画作伪的那些事(组图)2016-06-30
徐邦达(1911.7.7-2012.2.23)字孚尹,号李庵,浙江海宁人,家藏丰富,自幼学习书画,由书画而入鉴定,加之名师(吴湖帆)提携,技艺精湛,遂成书画鉴定一代宗师。小编整理了徐邦达先生的部分著作,以飨读者。书画作伪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完全由作伪者自书自画,另一种是以旧本改头换面,别立名目。前者主要是摹、临、仿、造。后者主要是古代书画的改头换面,包括删改、更换名款、做旧等手段。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摹比如唐代双钩,以硬黄纸(熨烫过黄蜡的纸)蒙在原作上面,用细的墨线勾勒轮廓,以浓淡干墨填成。作品几乎可以与原作媲美,比如现存唐代冯承素、褚遂良、虞世南三个兰亭摹本。比如武则天时期《万岁...
吴历国画作品欣赏2015-01-06
吴历(1632年—1718年),清代著名画家。本名启历,号渔山,桃溪居士。因所居有言子墨井,又号墨井道人。江苏常熟人。为“清初六家”之一。幼学画,稍长学琴。早年多与西人牧师、神父往来。1681年,吴历决意随柏应理神父赴罗马觐见教皇,原欲经澳门乘荷兰船赴欧洲,已至澳门,却未能成行,遂留居澳门约5个多月。1682年在澳门加入耶稣会,受洗名为西满·沙勿略,并遵习俗取葡式名雅古纳。常居圣保禄教堂,吟诗作画,有《渔山袖珍册》、《白传湓江图卷》、《秋山红叶图》等作品面世。此时他的绘画,明显有吸收西方绘画艺术之处。同时还著有《三巴集》,“三巴”即以其居地澳门圣保禄教堂之译音为名,其《澳门杂咏》30首,均与澳...
学生缅怀吴冠中:对艺术很纯粹 反对学生像老师(图)2012-06-26
吴冠中的作品《鲁迅故乡》。 2010年6月25日,著名艺术家吴冠中逝世。昨日,“苦瓜家园——2012吴冠中师生作品展”在百雅轩798艺术中心开幕,吴冠中学生以作品纪念吴冠中逝世两周年。展览将展至7月24日。 21年后再聚首 此次展览源于1991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吴冠中师生作品展》,当时由吴冠中和他的13位学生王怀庆、王秦生等参加。吴冠中曾说:“苦,苦学,苦练,这个集子里的同学们都是在苦涩的道路上成长,同属一条藤上的苦瓜。”而21年后,“苦瓜家园”再度集结,该展除了展出吴冠中捐赠给国...
黄杨木雕大师:吴尧辉作品欣赏2013-02-05
吴尧辉工作照 吴尧辉,1964年11月2日,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市,艺名木石,英文名:Milo,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木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浙江省民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副秘书长、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温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吴尧辉幼时酷爱绘画、书法,15岁师从虞金顺大师学习黄杨木雕艺术,尔后又深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润周先生的大力栽培,技艺大有长进。在从事黄杨木雕的27年里,他坚持走自己的路,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凭借自身的努力与其在艺术道路上的不懈追求、不断创新,形成了线条简练...
关注当代国画聚焦武汉文化(组图)2013-03-06
与吴冠中并称“南周北吴”的气势派创派者周韶华,与李苦禅并称“南张北李”的张振铎,张大千弟子、“汉上画坛奇才”徐松安……在武汉美术馆内,这些当代赫赫有名的画家的作品,堪称“镇馆之宝”。 据武汉美术馆典藏部负责人介绍,美术馆自开馆以来,一直重点抓当代中国画作品的收藏与研究,4年来通过公开征集、捐赠和以展带收的方式共收得馆藏藏品1000余件,国画作品就占到了三分之一,其中,馆内收藏有包括全国范围内知名的艺术家如刘大为、李世南、李宝林、史国良等人的作品,更是将本地域重量级艺术家...
艺术市场不缺钱 只缺顶级艺术品2016-04-07
深圳商报记者 杜翔翔吴冠中作品《周庄》近日在保利香港2016春拍“中国及亚洲现当代艺术”中,以2.36亿港元成交,创造了吴冠中个人作品及中国现当代油画最高纪录两项纪录?!吨茏返募壑涤卸啻??该价格是否为艺术市场回暖信号?记者昨日对业内专家进行了采访。底价最高的拍品记者在保利香港拍卖预展中看到,《周庄》长约3米、宽约1.5米,象征了吴冠中上世纪90年代末期创作高峰的重要成就。该作品,也是拍卖史上出现的最大尺幅的油画创作。保利香港董事总裁赵旭在《周庄》拍完后说,“很多买家在之前就已经看好《周庄》这幅作品,这显然是中国拍卖史上底价最高的拍品——2000万美元。最终以2亿港元落槌,创造了中国油画的新纪...
2012秋拍:下半场强势来袭2012-12-04
随着秋拍下半场预展在内地强势上演,今年的艺术品秋拍也渐进尾声。书画版块在今年秋拍经历了不小的调整,亿元拍品的流失、近现代书画持续减少的成交额、古代书画虽然稳中有升,但依旧缺乏高价拍品……虽然业内人士多反映这些现象属于市场正常调整范围,但作为占市场最大比例的书画版块,大家还是期待市场否在最后一轮中有所突破。而今年秋拍最后一轮的书画版块都有什么看点?是否能让秋拍在最后的时间里再次掀起高潮? 古代书画 古代书画在美术史上的定论以及稀缺性往往决定了他在市场上屹立不倒的中流砥柱角色,也使其拥有广泛的收藏群体。2009年秋拍后,古代书画市场行情再次上扬,成众买家追捧。随后,...
鲁迅和齐白石还真有一比2016-01-15
这不是笔者在故弄玄虚,是发表在《中国艺术报》的一篇文章《“一百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的美学启示》里讨论的观点;而作者罗中起所引用的,又是已故画家吴冠中曾经引起一番争议的话。记得我是在前两年注意到吴冠中这句话所引起的争议的,当时批驳的声音认为,绘画与文学各有各的属性,没有可比性;支持者则以为吴冠中“并无半点贬低绘画和齐 白石之意,而是强调一个画家首先必须有境界、有思想、有襟怀,一个画家也应该是思想家,应该有自己的哲学?!蔽一乖谡乓淼摹痘婊笫ξ夤谥校何业闹丈砬槿?是文学》一文里,读到吴冠中先生接受采访时的另一种表达:“中国可以没有齐白石,但不能没有鲁迅!”在另一次采访中,吴冠中这样告诉记者:“...
吴青霞简介2014-12-03
吴青霞(1910--2008),女,学名吴德舒,号龙城女史,别署篆香阁主。江苏常州人。为江南收藏家、鉴赏家吴仲熙先生之女公子。1934年与李秋君、周练霞、陆小曼等组成中国女子书画会。1956年受聘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作品《万紫千红》入选日本《世界名画集》。意大利欧洲学院院士,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上海分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上海市文联委员,意大利欧洲学院院士,杭州西泠印社社员,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主要作品《万紫千红》、《腾飞河海入云霄》、《腾飞万里》等。出版有《吴青霞画集》。 素有“鱼王”之称的当代中国画家吴青霞是一位早年就活跃于中国女子书画会的女画...
“真心英雄”张功慤油画作品欣赏析2009-08-13
姿态 张功慤先生,这位86岁老人,作为中国油画大师吴大羽的嫡传弟子,尽得真传,并化而广大,60多年来一直耕耘在他的绘画王国,丝毫不受“外面世界”影响。如今,其恩师培养的其他弟子——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等,个个堪称大师,而他却鲜为大众所知。他如一个艺术“独侠客”,一位“真心英雄”,虽然内心饱含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忠诚与执着,但却始终被寂寞所包围,不知不觉间,便饮尽红尘...
著名画家吴东魁在辽宁再捐助两所希望学校(图)2013-12-04
陈淳国画欣赏2012-08-09
陈淳,1483年生,1544年逝世(另一种说法是1482—1539),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 陈淳少年作画以元人为法,深受水墨写意的影响。他的写生画,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他的有些作品,所画质朴,可以看出受沈周画法的影响,从他现存作品中即可见风格和用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他能诗文,擅书法,尤精绘画。陈淳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陈氏少年作画工细,中年后笔法放纵,自立门户。陈淳从师文徵明,在其门下声誉最高。擅长写意花卉,其作品虽表现一花半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