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仃铜像落成揭幕2013-05-02
张仃铜像 【艺术中国讯】2013年4月28日,在清华大学102周年校庆之际,张仃先生铜像落成揭幕仪式在美术学院举行。张仃铜像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和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献赠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雕像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公共艺术家邹文主创,是凝聚了众多艺术家心血与祝福的一件作品。 张仃铜像落成揭幕仪式现场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在揭幕仪式上表示,张仃先生之所以可以成为后世瞻仰的艺术家,不仅因为他杰出的艺术成就和对中国艺术教育事业的贡献,更因为他深邃的思想和充满人文精神的品格而值得人们永远地缅怀和纪念。 张仃先生夫人理召 张仃先生夫人理...
嘉德四季第33期2.9亿收槌 中国书画仍是中流砥柱(组图)2013-03-27
谢稚柳五松图 作为嘉德20周年的首场拍卖――嘉德四季第33期拍卖会,吸引众多藏家亲临现场,气氛热烈,经过三天紧张拍卖,于3月25日晚在北京收槌,总成交额达2.9亿元人民币。 其中,中国书画部分总成交超过2.11亿元人民币。“山河岁月—梁寒操藏民国名人尺牍”专场可谓此次亮点:共有125位民国人物法书尺牍,作品多以大幅超过估价的价格成交,成交比率百分百,总成交额超过1700万人民币。拍前估价仅为8千至1.2万元的杨虎城《楷书》最终以264.5万元高价成交;蒋中正《楷书》235.75万元成交。此外,近现代书画部分,李研吾上款的谢稚柳...
张大千:不会烹饪的吃货不是好艺术家(组图)2015-08-28
张大千在巴西“八德园”下厨炒菜张大千不仅是一位国画大师,还是一位美食大师,烹饪大师,他还创造了“大千菜”。徐悲鸿在《张大千画集》序中称他说:“能调蜀味,兴酣高谈,往往入厨作美餐待客”。谢稚柳也曾回忆道:“大千的旁出小技是精于烹饪且对客热情,每每亲入厨房做菜奉客……所做‘酸辣鱼汤’喷香扑鼻鲜美之至,让人闻之流涎,难以忘怀?!盻ueditor_page_break_tag_张大千《蔬果图》在中国绘画史上,真正懂吃会做的画家只有两位,除了张大千,另一位就是元代的倪瓒。倪瓒是“元四家”之首,字云林,撰写过一部饮食著作《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书中收录了大约有五十种菜肴和面点的制作方法,其中最有名的一道佳肴...
激昂写意,张大千的泼彩世界!(组图)2016-01-22
张大千的泼墨泼彩主要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直至80年代初期去世为止,前后延续了将近30年的创作时间。1940年张大千由于战争原因重回四川,入川后饱游了家乡的山水,使他的眼界大为开阔。这一时期张大千的复笔重色山水开始出现,水墨、青绿相融合的绘画方法的使用是泼墨泼彩技法即将出现的前奏。20世纪的50年代中期(57岁)以后,张大千将细笔画风开始向粗笔、破笔泼墨方向转变,这一时期以泼墨为主,兼泼少量颜色。1960年代初期,画面上泼彩则逐渐加重,泼彩法成为最为主要的创作手段之一,泼墨泼彩的面貌在此一时期终于形成。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横贯公路》作于1965年_ueditor...
《清明上河图》姐妹画:展示赣南民俗珍贵文物(图)2013-03-18
元宵节悬挂在萧氏宗祠中的《清明上元图》 记者元宵节在章贡区沙河口萧氏宗祠采访祭祖民俗时,有幸目睹了一幅极为罕见的画作。据萧家后人介绍,此画堪称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姐妹画,是他们祖先留传下来的,萧家把此画称为《清明上元图》。 每年春节期间,萧家祠堂的祭祖仪式格外庄重而热烈,祠堂正中悬挂的一幅大型画作更是引人注目。据萧家后人介绍,从正月初一到元宵节,这幅画才会挂出来。仪式之后,此画又被家族长者收藏起来,来年春节再挂出来祭祖。所以,人们平日里并不能看到这幅画卷。 年代久远保存完好 3月10日,记者在萧氏新修族谱中找到关于此幅画的一段记述:萧氏宗祠崇鹤...
大象无形——张平生书法作品赏析2009-08-14
“大象无形”是张平生写得最多的文句。无论是魏碑、行书,还是魏行结合;也无论是横披、条幅,还是小品巨制,都能挥运自如,件件精彩。思动灵飞,龙跳虎卧,苍茫扑拙,意趣盎然,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品。 “象”、“形”一类概念,在《周易》中已很常见?!吨芤?middot;系辞上》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大象”、“无形”这样的概念连缀使用,也许始自老子?!兜赖戮匪氖?..
83位进士书画作品国子监开展(组图)2012-09-07
张朋国画作品欣赏2015-06-25
张朋: (1918--2009)字锡百,山东高密人,自幼受家庭薰陶,酷爱绘画及书法。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纺织工学院教授、青岛画院副院长、青岛画院名誉院长,与黄秋园、陈子庄、陶博吾并称为"在野派四大家",他又被评论界称为"二十世纪末最后一位中国画大师"而饮誉画坛 ,终成一代画坛精神领袖。人民美术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有《张朋画辑》、《张朋画集》、《张朋画选》、《抚鹤堂藏张朋画集》及新增再版的《抚鹤堂藏张朋画集》等。1940年至1978年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1979年起任山东纺织工学院染织美术教研室主任、为教授 。其实,张朋是一个极具个性、又极有天赋...
由“勁”“猛”到“凈”“圓”:張德林的回歸(图)2014-04-02
张德林作品 早年人生意气风华之德林兄,谈笑自如,还有着入世的精神。观其行草遒劲、迅猛,颇有些颠张狂素之遗风。我以为张兄当延续此路,再发扬直接生命本真的“酒神精神”,必能大有作为。 然而近年来,德林兄却一心向佛,并皈依了三宝,成为一名虔诚的俗家弟子,法名净圆,其理由不得而知。到参加他展览的研讨会时方知,他早已心向往之且很有年头。在拜佛参禅中,开始了超脱的人生。许多戒律开始在他身上践行。我到了京城,想请他喝酒,千推万辞,来了也戒酒色才气,方知其已很有修持并达一定境界。早年为他写过书法作品集序曰《...
(图)重庆现百年前3D照片2014-03-12
清朝末期的重庆府衙门口 100年前重庆就有3D照片,你不妨试试,能不能看出立体效果,3D即立体电影、电视,这些高新技术目前在许多市民看来依然新奇。 你知道吗,100多年前就能用普通照相机拍出3D图片?我市一位明信片收藏爱好者手中,就有100年前拍摄制作的老重庆立体明信片,看看你能否看出3D效果吧。 10万元收集5万张明信片 日前,一名网友在重庆生活网上发帖,称自己收藏了许多老重庆的明信片,明信片中很多建筑和场景都无法辨认,希望网友能够帮忙。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找到了这名网友。他叫王宇,38岁,是重庆市极限集邮研究会会员,目前在一家装饰公司担任设计师...
捉刀代笔:中国古代传承的漆雕(组图)2015-12-25
清乾隆 剔红婴戏图大捧盒 (原标题:捉刀代笔 百转锦绣千年) 中国乃世界上最早发现且使用天然漆的国度。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漆器之实样器物,江南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木胎朱漆碗便是实证。商周起,人们用色漆装饰器物,到了唐宋时代,髹漆技艺渐趋成熟。将漆涂刷于各种胎骨制成的器物上,谓之“髹”,于是有了一门漆器工艺:雕漆。匠人在器物胎型上涂刷数十层朱色大漆,将干未干之时,以刀代笔雕刻纹样。硬物之间的刻划谓之“雕”,譬如篆印、譬如石雕,坚硬刻刀遇见柔软之材则谓之“剔”。漆膜百十层,渐成厚度,工匠以刀轻剔,纹样始成。一个“剔”字,叫人感怀中国文字之严谨与灵动。剔红多以铜、锡、木、陶做胎,朱...
(图) 空酒瓶涨幅竟超过白酒2011-04-18
空酒瓶涨幅竟超过白酒 饭店经营者老张怎么也没料到,刚刚花大钱进来的名酒白酒,竟然是真瓶装假的低度酒,还因此被食客投诉,让他损失不小。记者从酒类批发市场获悉,由于近期各种白酒类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名牌好酒货源紧张,一些不法分子边利用真瓶灌装假酒,趁机大量兜售。由此引发了一个怪现象,如今涨幅最大的竟然是名酒的酒瓶。一位酒类批发商告诉记者,茅台酒空瓶单价超过100元,五粮液空瓶60元,名酒空瓶涨幅在三四成左右。 饭店老板买进了百瓶假酒 “店里的存货都断了档,这才大意上了当。”老张告诉记者,他经营饭店已经有七八年时间,平时做的都是附近几个小区和商务楼的回头客生意。近期,...
111岁道家泰斗蒋信平仙逝 生前50名徒弟轮班照顾2013-06-25
核心提示 传奇人生 生于1902年25岁拜师学道弟子超过2000人赠拂尘给张大千24年前成为75个受戒的全真道士之一
康有为1.5万字手书长卷现身南海博物馆(组图)2013-12-25
市民参观南海博物馆所藏的康有为书法作品 12月18日,闭馆七年、选址于西樵山南入口重建的南海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开放《南海记忆》、《南海群英》等五个主题展厅,最具看点的“镇馆之宝”莫过于15件康有为真迹书法。当日,南海籍当代著名画家梁世雄书画展也在这里开幕。据介绍,南海博物馆内收藏有康有为字画、手稿500余件,数量超过上海博物馆等对康有为作品的收藏,堪称目前对康有为作品收藏数量最多的博物馆之一。对此,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南海博物馆副馆长张杰龙。 康有为手书长卷《万木草堂画目卷》(局部) 朱次琦难得的传世手迹 ...
中国嘉德首次亮相南京举办展览(组图)201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