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艺术绝世之殇(组图)2015-05-28
每种红木木材都有自己的个性,或颜色胜,或花纹优,善加利用,加上能工巧匠的雕琢,成就了一件上佳的艺术作品。但是现在的社会中,浮躁的人心使得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后继乏人,即使有优良材质的木头,也只能雕出一堆“废品”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代替了传统的手工作业,在大大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损害了传统艺术。以前工人用刨子刨平,砂纸打磨,现在都是采用电动工具。 红木木材致密,渗水性差,外层先干燥收缩,但内层很难干燥,易造成很大的湿度梯度和内应力,造成木材变形、开裂。 榫卯结构使红木家具屹立百年。但是现在有些家具厂商为节省时间,不做榫卯,而是在两个部件的接合位置简单挖两个洞,中间用一...
民国海派书画一座有待发掘的“富矿”(组图)2013-10-26
中国女子书画会部分人员合影谢月眉、冯文凤、顾飞、陈小翠(从左向右)1930年 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书画市场经历了萌芽、起步、培育、繁荣、狂热、调整、理性、成熟的阶段,其中近现代大师的“龙头”效应凸显,成交价格扶摇直上,屡创新高,特别是张大千、齐白石、黄宾虹、吴昌硕、任伯年、徐悲鸿、李可染、潘天寿、傅抱石、林风眠等作品价格异常坚挺。随着收藏、投资行为越来越趋于理性,许多经济实力和鉴赏水平中等的藏家,将眼光投向传统功底深厚、艺术水准较高、已经受历史检验、价格升幅缓慢的民国时期书画名家作品。 书画收藏是一种经济(保...
十种常见紫砂壶的名称及由来 (组图)2015-03-19
紫砂壶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古来名壶,从明正德嘉靖年间供春的树瘿壶、六瓣圆囊壶,到季汉生创意设计、曹安祥制作的同时能泡两种茶水的紫砂鸳鸯茶器——中华龙壶。每一把壶都独具匠心,在壶的欣赏性上下功夫。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加上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1、西施壶原名西施乳,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壶底近底处内收,一捺底,后人觉“西施乳”不雅,改称“倒把西施壶”。...
笔墨归一?张立柱作品展在京展出(组图)2014-10-20
嘉宾合影 由甘肃东煜集团主办,东煜经典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经典美术馆承办的《笔墨归一•张立柱作品展》于2014年10月18日下午在经典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张立柱先生近期创作的40多幅精品。 《经典藏》专辑和视频文献以丰富详实的资料展现了张立柱的艺术发展之路和创作历程。苗再新、王辅民等艺术界的朋友出席了画展,多家主流媒体对本次开幕进行了报道。期间,张立柱先生与朋友们热情交流、探讨水墨创作趋势,本次展览为来宾留下深刻印象。 张立奎接受记者采访 初...
从佳士得香港秋拍中管窥世界中国艺术收藏史(组图)2020-11-19
二十世纪的世界史,是一部世界全面认识和了解中国艺术的历史。中国艺术品,通过各种渠道成为各大博物馆和收藏家的珍爱之物,进而使拥有者与观众对中华文化有所了解,并有所热爱。佳士得专家将为您悉数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工艺精品的中外藏家收藏之路,并介绍数件将于本季香港秋拍中亮相的珍罕作品。十九世纪晚期,许多世界规模的大型展览将包含中国以及日本的东亚艺术品带到西方,令当地的众多参观者第一次接触并即刻陶醉于神秘的东方古国文化之中。在伦敦(1862年)、巴黎(1869年)、芝加哥(1893年)以及圣路易斯(1904年)举办的世界万国博览会,引发了上流社会人士对这些异域新奇器物的兴趣,争相追捧,蔚为风尚。于此基础上...
张献忠沉银遗址发掘启动 出土文物珍稀度全国罕见(组图)2016-12-28
此次考古发掘,将对沉银水域围堰抽水后,在河底进行层层发掘。12月26日,彭山江口,一则红底白字的通告格外显眼,这则《关于江口沉银遗址发掘的通告》显示:“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将对江口沉银遗址进行发掘?!?70年前,张献忠与明将杨展激战于此,张献忠大败后,留下“千船沉银”的宝藏传说。2005年起,传说不断被证实,江口陆续发现银锭、金币、金印。今年10月,彭山公安通报,破获江口沉银盗卖大案,涉案3亿元,其中虎钮金印、五十两金锭更是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12月26日,江口沉银考古项目领队周春水向华西都市报记者证实,当地正在进行围堰工作,即将开始考古发掘。多位村民甚至向记者表示,已经有...
王清州的东方印象个展将开幕(组图)2016-06-22
展览时间:2016-07-01--2016-07-31 开幕酒会:2016年7月2日下午3点 展览城市:北京 展览地点:798感叹号艺术馆 策 展 人:张宝华 主办单位:感叹号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 参展人员:王清州 展览地址: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工美楼一层 展览介绍: 王清州始终坚持以东方人的立场,独立的观察方式,来进行艺术不断地“试错”和“纠错”。有着书法功底的他对线条抱有执着的痴迷,这让他的作品除了具有细腻 的...
明清流派篆刻作品欣赏2014-10-23
疁城一日长(清邓石如) 邓石如的印作风格多样,他在不同时期,甚至是同一时期不同的作品,也都各自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这方印即是与众不同的一方,也是邓石如白文印中的上品。与之同时期的白文印,大都线条平直,结子方严,遵循的是汉印风格,但是邓石如这方印却将书法的笔意融入刀法之中,可以天马行空,任意挥洒。在刀法上,邓氏冲切并用,除了“城”字的土旁刀法似有失外,其余各字都无懈可击。“一”字与“长”字的横画呈波浪形,使印面极富动感,呈现出一派生机。 丹青不知老将至(清吴熙载) “丹青不知老将至...
宁静简约?空灵自然——张德林的禅意书法(组图)2014-03-11
张德林作品 我一直以为,宁静简约与空灵自然是书法作品的一种很高的境界。 安徽籍书家张德林先生的书法作品在近年来逐渐呈现出了这样的境界和气象。创作行草书作品,往往都是表现飞动易而获得静气难,尤其是很难达到空灵自然,浑融无迹。张德林在书坛出道较早,后来洞悟人生,迁居北京,求学问道,广交师友,书艺每有进境。我与之相交多年,对其书艺人品多有了解。特别是今年三月份以来,和他数次会面,与之深谈并欣赏了他的众多近作,对其艺术理念和创作状态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又有了一个新的了解和认识。 &nbs...
胸中有境界,丹青赋神韵(图)2013-05-13
含冤17载:上世纪三十年代故宫盗宝案始末2017-01-11
1937年10月,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易培基在上海寓所辞世。作为故宫博物院的缔造者之一,他不但没有收获公众应有的尊重,反而在去世时背负了“监守自盗”的恶名。一桩莫须有的“故宫盗宝案”,因为构陷对象是易培基,也成了轰动一时的“易案”。弥留时,易培基将一份陈情书托老友转交给国民政府。他写道:“惟是故宫一案,培基个人被诬事小,而所关于国内外观听者匪细?!弊詈笫笨趟韵<焦夷芑顾灏?。然而这桩冤案本就是当权者一手炮制,为了一己私利他们不但可以把国法玩弄于股掌,更不惜置他人于死地。一桩毫无悬念的冤案,竟长达十几年不能结案,它也成为管窥国民党政治生态的一个标本。悍妇的举报信1932年8月29日,一封匿名信...
法国旧藏中国家具赏鉴(组图)2015-12-14
鉴藏4P法国旧藏中国家具赏鉴(五)文、图/张志辉编辑/张嘉奇作者的话>>>1921年,第一本有关中国家具的图录在法国出版,书名《中国家具》。2013年,故宫出版社将此书翻译再版,更名为《法国旧藏中国家具实例》。在翻译出版《法国旧藏中国家具实例》时,我们极力维持原版书在文字、图片、设计方面的风貌,并未加入诠释文字,为不得已的遗憾。现借《古典工艺家具》一隅,阐述一些认识,也是抛砖之作,但期知者耐心指教,得有更深刻的认知,更期能获悉有更多这些家具现状的消息。文字累赘,分数期连续刊登,谨告读者。(一) 清中晚期 红漆描金山水人物图方角柜(图1-1)高204.5厘米,宽113.5厘...
读张馨月的山水画有感(组图)2014-07-02
故宫博物院摸清家底 1.8万余张清宫老照片重露真容2017-03-23
本报讯(记者孙乐琪)乾隆的“御稿箱”、文徵明致潘伯札、溥仪夫妇的合影……日前,“大隐于朝——故宫博物院藏品三年清理核对成果展”在故宫博物院延禧宫东配殿展厅开展,展览将持续至4月15日。故宫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2004年至2010年共计七年藏品清理的基础上,他们又花费三年时间,对部分藏品进行持续和彻底清理,开展登记著录、影像采集、课题研究等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故宫方面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示这三年藏品清理工作的概况和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展览中,清宫老照片无疑是“戏码最足”的角色。据介绍,目前故宫共存藏清宫老照片18134张,登记、分类、著录、编目及修复、除酸、除尘等?;?..
张大千与苏仁山:遥隔百年的翰墨因缘(图)2019-09-03
《人物四态》卷(局部) (张大千题)纸本苏仁山(清)苏仁山(1814 - 1850年)是清代后期的人物画家,兼擅山水,广东顺德人。因其僻居岭海,又性格怪异,不善交游,且享寿不永,作品传播不广,因而声名不显。虽如此,在晚清民国以来,他却出人意料地得到不少海内外藏家及艺术家关注,逐渐进入主流美术史视野。张大千就是一个对苏仁山产生浓厚兴趣的画家。上世纪30年代,张大千在北京城的东单古玩铺,看到一幅署款为苏仁山的白描作品《文翰图》 ,即喜不自胜,遂将其购买下来。该图是由苏仁山画汉代至宋朝的秦程邈、蔡琰、班昭、范晔、陈寿、唐太宗世民、魏徵、宋杨妃、蔡京九位历史名人,以苏仁山自题所言“元祐以许多人同一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