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热评岭南画院院长叶向明(组图)2014-07-23
《悠悠岁月》106X78获“首届广东省水彩画展”金奖 《吉祥》油画170X150cm 蓝调系列NO9960X80cm油画叶向明2010 客观而言,如果一个艺术家很真诚地进行创作的话,那么他的作品就是他的自传,就凝聚着他的个人经验,反映着他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叶向明亦是这样的例子。当他蓝调系列作品中表现出那类苦闷忧郁的主题时,实际上他也经历了自己内心痛苦的裂变;当他的情绪趋向平缓时,其蓝调抽象作品中亦显然流露出安详平静的气氛。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隐约可辨的心形、花形、小天使等形象是叶向明在寻求作画时...
高古瓷价格平稳难以暴涨(图)2012-09-12
图片来自网络
老连环画上的红梅赞歌(组图)2016-01-20
(原标题:在雪中绽放的红梅花)1965年6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江姐》电影连环画拂去历史的尘埃,让记忆回到那个火红的年代,在遥远的东方,有一抹亮丽的中国红,它记录了一段以不屈的民族精神和炎黄骨气抗争的岁月,这是一部用血与泪书写的悲壮诗篇。1958年2月,《红旗飘飘》丛刊第6期发表了罗广斌、杨益言、刘德彬合著的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得到永生——记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死难的烈士们》。在此基础上,罗广斌和杨益言创作的优秀长篇小说《红岩》于1961年12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小说一经发表,立刻在社会上引起轰动,被称为“具有共产主义精神和革命气节的教科书”、“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根据小说《红...
杨明义水墨江南作品欣赏2014-02-18
中法油画展在毗卢寺举行2014-07-25
日前,“回到原本——贝特朗·巴龙与乐小菊油画邀请展”,在南京毗卢寺内的古都美术馆举行。 江苏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省宗教事务局副局长王在郑,省美术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李明珍,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成富教授,南京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刘德昌,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毗卢寺方丈传义大和尚,以及中国书法院研究员、著名书法家乐泉等近百位嘉宾出席了开幕活动。 这次画展由南京大学东方书画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古都美术馆馆长、著名画家杨小民先生策划,浓郁的东方文化氛围与彰显西方艺术魅力的油画互融共通成为这次画展的亮点。正如...
杨贵妃“出浴”与摩登上海(组图)2018-09-29
《仇十洲杨妃出浴图》,《小说时报》第三号,1910年。王美沅:《杨妃出浴》,《艺林月刊》第五十二期,1934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离不开女体的日常消费。从好莱坞电影、新感觉小说、海水浴场、封面女郎,乃至小报的流言蜚语……诸如“模特儿”“肉感”“裸体”等字眼无所不在,无不刺激感官、撩拨想象。媒体不等于女体,但没有女体就失去动感和活力。对于这些我们很难用道德评判就能打发掉,说完全为了满足男性的窥私癖也属片面,事实上是文人、印刷资本与社会大众合谋,包括女性参与的结果,与“新女性”的都市现代史有关,体现了某种中西新旧之间冲突与融汇的中国方式。晚清以来的报纸与小说如《点石斋画报》《海上花列传》就有表...
名人信札受藏家追捧或因其为历史孤本(组图)2014-03-03
张爱玲致晓云小姐的信 撰稿陈方 日前,备受关注的“钱钟书信札拍卖案”有了结果,经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理判决,中贸圣佳拍卖公司和李国强因侵犯著作权和隐私权,钱钟书遗孀杨绛获赔20万元。百岁老人杨绛的维权之路,暂告段落。 名人书信都是历史的孤本,一封信往往成为解读历史的一把钥匙,收藏爱好者对名人书信的热情自然可以理解。不过,“钱钟书信札拍卖案”的一审判决,也为名人信札收藏者敲响了警钟:名人信札到底该不该收藏,以后还能不能在艺术品市场上流通? 钱钟书书信和手稿。 物权与隐私权...
Meta Media超媒体控股携手马岩松启动Meta ZiW...2022-05-03
“我希望在元宇宙世界里创造一座理想之城”, 当Meta Media超媒体控股创始人邵忠邀请建筑师马岩松为ZiWU元宇宙在希壤中进行虚拟建筑设计时,他们一致认为,这座未来之城应该既有独特的美学表达,是属于聚集艺术、文化、时尚、设计等的未来之城,也应该是虚拟空间中人文精神的汇聚之所。马岩松希望这座构建在希壤中的元宇宙ZiWU不会受到现实建筑的物理束缚,他塑造的这个形似玉米的虚拟建筑将不被定型,未来可以在虚拟空间中有机的生长。他所理解的元宇宙带来的技术革命将是摆脱了现实重力和物理空间技术束缚的创造力加速器,在其中进行的精神性创造将给现实世界带来批判,也带来激励和改变。马岩松为ZiWU元宇宙设计的虚拟...
赵华胜以丹青绘铸抗战史诗(组图)2020-09-03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以14年的艰苦斗争有力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他们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宁死不屈精神的集中体现。著名画家赵华胜30余年研究抗联史,重走抗联路,作品数次荣获全国奖。他的笔下深刻、系统地描绘了东北抗联的历史,着重塑造了赵一曼、杨靖宇等英雄人物,在绘画史册上留下了厚重的一页。鲁美读书时就埋下“抗战情结”赵华胜的抗战情结从他早年在鲁迅美术学院就读时便埋下了深根。那时,鲁美老教授王盛烈创作的《八女投江》给他带来巨大的心灵震撼。鲁美的教学核心注重“三性”: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在鲁美的9年(包括附中)学习历程...
明代收藏家项元汴研究述评(组图)2016-07-01
传统艺术史研究的重心是风格研究,随着西方艺术社会史研究和艺术赞助研究的兴起,它们在客观上推动了对中国书画鉴藏史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新把目光投向了明清的收藏家们,项元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引起了普遍的重视。封治国一项元汴(1525-1590),字子京,号墨林山人,是我国书画史上最大的私人鉴藏家。自明代中晚期以来,以他为中心的“嘉兴项氏”便成为特定的专有名词, 频频出现在诸家著录之中。彭元瑞《知圣道斋读书跋》论及张丑《清河书画舫》时,批评他“所藏有限,特向项子京家稗贩耳。” 其实何止张丑,因项氏而成就自己宝藏者实不可胜数。以安岐《墨缘汇观》为例,其著录书画出自原项元汴庋藏的便有一百三十八件之多...
互鉴与融合:全球化视野中的油画与水墨2024-01-05
主办单位: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中国国家画院承办单位: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美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时间:2024.1.5下午16:30总策划:杨晓阳、燕东升学术主持:张晓凌、李虹霖策展人:张晓凌、李虹霖、钱晓鸣执行策展人:张冬卉策展助理:傅梦妮展览时间:2024.1.5—2024.1.10参展艺术家:靳尚谊 全山石 周韶华 邵大箴 张祖英 郭怡孮 唐勇力 冯 远 杨飞云 韩玉臣 许 江 田黎明 曾来德 闫 平 杨晓阳 姚鸣京 纪连彬 刘 赦 徐 里 张江舟 顾黎明 蔡广斌 刘 刚 刘万鸣...
马未都:国色天香最早用于形容哪种花(组图)2015-12-07
马未都花卉纹显示宋代人注重生活细节这里有两件藏品,一件是宋代的银质灯盏,我们从正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描绘的是秋葵。秋葵是一种草本植物,花开得非常漂亮,把它做成这样雅致的器皿,可见宋 代人非常注重生活的品质,注意细节?;ㄕ档拿扛龌ò晟隙加行〉奈剖危腋髦只ɑ艿难踊苟疾灰谎?。这件东西因为年代久了,有将近一千年的历史,银都氧化 变黑了。在古代的时候,它实际上是银亮银亮的,非常漂亮,绚烂夺目。另一件是清代雍正年间的一个仿古作品,是一个折沿洗,上面画着缠枝莲。雍正年间有很多器皿是仿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实际上这种折沿洗在永宣时期就非常流 行了?;ɑ艿幕ㄓ泻芏?,缠枝与折枝是其中的两种手段。缠枝是用一...
贵州遵义海龙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加快2012-07-04
6月28日至30日,世遗专家前往遵义市,对海龙囤遗址进行现场考察。因遗址庞大、信息丰富,原定两天的考察活动,延至三天。 据悉,今年3月,贵州省文物局经过深思熟虑适时启动了遵义海龙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步伐,将包括海龙囤遗址、养马城遗址以及播州杨氏墓群在内的宋明遗存,以“遵义海龙囤”为名打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遵义海龙囤”日前已顺利通过文本初审,进入现场考察阶段。6月28日至30日,受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陈雍领队,对“遵义海龙囤”的相关遗产点进行全面现场考察,对其现状、价值和利益相关者的态度等进行评...
土司墓葬背后的家族纷争(图)2018-06-04
资料图 图源网络1987年初,贵州遵义团溪的一座土司墓葬被盗。次年5月,考古工作者对这座单室石墓(M10)进行了清理,并据墓碑将之定为播州杨氏第25世土司杨辉夫妇合葬墓,这一结论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未引起任何异议。近30年后的2015年,考古人员揭开该墓前约20米开外的另外一座三室石墓(M11)时才惊奇地发现,这座一直未被发现的三室墓才是真正的杨辉夫妇合葬墓。这让整个墓地的情况突然变得复杂起来,随即出现了老杨辉墓(M10)和另一个土司的墓葬,或为真杨辉墓(M11)的疑?;蚍缢5炔煌饧?。经过深入研究,笔者发现,这其实是一组墓葬,它们均为杨辉夫妇合葬墓。它由两座墓葬(M10、M11)、一组墓...
孟云飞:少年豪气,复兴章草——宋克(组图)2018-10-10
鲁迅先生曾说: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 龙舌兰”。所谓“贵乎稀有”。明代书法家宋克和他的章草应该属于龙舌兰级别的。一、人物生平宋克(1327―1387),字仲温,一字克温,自号南宫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初期闻名于书坛的书法家。宋克诗文亦名于时,与吴门文士高启、张羽、徐贲、陈则等被誉为“十才子”。他聪慧过人,博览群书,醉心丹青,擅长画竹,楷、行、草书,深得钟王书法遗意,其章草师法皇象,与宋璲、宋广齐名,史称“三宋”。 其传世书迹有《李白行路难》、《七姬志》、《杜子美诗》、《定武兰亭跋》、《刘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