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名家金晓海献礼元旦(组图)2018-12-27
【艺术简介】金晓海(晓海),古墨堂史主,浙江临安人。1990年毕业于中国美院,现为杭州兰亭画院院长,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南海紫光阁画院院士、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会员、中国美术研究院研究员、新华网书画频道艺术顾问、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会理事、浙江省诗书画之友社理事、一级美术师、教授、国礼特供艺术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画家、G20峰会会晤厅背景画作者。金晓海艺术成就1981年受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花鸟画大家陆抑非教授。1989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1990年作品“秋夜”被中国美术学院收藏以作示范作品。在西泠印社成功举办个人作品展览。1995年作品“百丛墨兰长卷”获...
读谈月色墨梅图:梅花小寿一千年(图)2014-05-09
□李海珉 1935年12月,上海部分南社社友和一些社会贤达酝酿恢复南社,当时柳亚子认为南社已经是历史的名词,不宜恢复,只同意成立南社纪念会。12月29日南社纪念会发起成立,次年2月7日,纪念会举行第二次集会,到会有蔡元培、柳亚子等157人,原南社社友填表参加的有182名,志愿加入的达215位,总共397人。柳亚子先生当然是会长,众人又推举蔡元培先生为南社纪念会名誉会长。当时,谈月色正偕蔡哲夫居于南京,听到成立南社纪念会非常兴奋,遗憾的是他俩因故无法出席。 南社纪念会成立后,胡朴安、陈陶遗等9人发起为蔡元培与柳亚子两先生祝寿之事,同时也为南社纪念会筹募基金。其中有征集书画作品一项,《征集作品...
金元宝:把笔耕耘吟不倦 灯窗苦读总为诗(图)2023-09-12
时间,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穿过河边百年榕树苍翠茂密的叶子,落在米厂埠头的石阶上,与荡漾的水波、三叔吟诗作文的背影,凝成我记忆中的一段故事。在我们那个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拥有两千多人的古村落,三叔可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人物,书读得不多,但通晓韵律,精于诗文,颇有智者风范。(一)三叔,1943年生,已步入耄耋之年,大名金元宝,别署亦庐,号丰记后人,北白象镇金炉村金氏第十二代孙。族谱记载,金氏始祖自乐清翁垟樟树下迁入,以砌炉烧蛎灰为业,勤劳致富,广置田地,繁衍生息,绵延300多年。金炉之“金”,乃姓;而“炉”,盖因如此。我们兄弟习惯称元宝叔为三叔,是因为他在三兄弟当中排行老三,又比我父亲年纪小。从金氏族谱上...
257件文物藏品 再现李叔同传奇一生(组图)2021-01-06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提起李叔同,很多人都会想起这首经典名曲《送别》。李叔同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通才、奇才,他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擅演艺,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1918年,李叔同在杭州出家,法号弘一。他苦修惜福、研律弘法,成为近代南山律宗的中兴祖师。_ueditor_page_break_tag_2020年正值李叔同诞辰140周年,2021年又逢弘一法师到浙江温州驻锡100周年。日前,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委统战部、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举办“碧天芳草”系列展览,展现李叔同的文艺造诣和传奇一生,讲述他与温州的深厚情缘。“碧天芳草——李叔同与温州”展...
央视主持人杨柳被曝已娶第五任妻子 合影曝光(组图)2012-09-21
近日,知名博主长春国贸在博客曝光原央视主持人杨柳妻子的照片。 杨柳与妻子哈辉是在节目录制中相识的。今年2月初两人在哈辉的老家陕西汉中举办了婚礼。杨柳曾有过四段失败的婚姻,哈辉是其第五任妻子。杨柳的现任妻子哈辉出生于陕西,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首位“国学形象大使”、“新雅乐”的创始人。
西汉墓葬中名贵精美的和田玉器(组图)2015-01-16
朱雀衔环玉卮(西汉)。这件西汉朱雀衔环玉卮,为和田玉雕琢而成,玉质温润有光泽,局部有黄褐色沁痕。卮为圆筒形,平底,三足,高9.8、口径7.91、底径7.4、壁厚0.3厘米。卮的一侧高浮雕一只展翅欲飞的朱雀,头高出卮口,口衔绞丝活环,双目微凸,两耳上翘,两腿立于高浮雕螭虎的背部。螭虎圆眼,张口,尖爪,胸部阴线刻“滴水纹”,绞丝尾呈“S”形向上翻卷。卮的另一侧高浮雕一只立熊,神态灵动,与朱雀相呼应。熊身弯曲呈环形扳手,扳手的两侧浅浮雕两只凤鸟。整个器身图案自上而下分为五层:第一层浅浮雕兽面纹;二层和四层均为浅浮雕勾连云纹;三层为浅浮雕龙纹;第五层为浅浮雕龙凤纹。古代的卮主要由盖和卮体组成,该玉卮无...
文徵明吴门风雅到庐阳:安徽无锡合展文氏一门书画(组图)2018-07-27
明文徵明《绿荫草堂图轴》无锡博物院藏7月26日,由无锡博物院、安徽博物院联合主办的“吴地雅事——无锡博物院藏文氏一门书画特展”在安徽博物院新馆五楼开展。此次展览遴选两院馆藏文徵明及其文氏一门书画精品31件(套)。其中,无锡博物院馆藏的文徵明《绿荫草堂图轴》、《蕉石鸣琴图》,安徽博物院馆藏的文徵明《木泾幽居图》都出现在展厅中。展览在内容上重点展示文氏一门的书画艺术特征;在形式上侧面营造氛围,展示备受江南文人雅士所推崇的“吴趣”生活状态。安徽博物院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介绍说,安徽博物院和无锡博物院所藏书画中,文徵明以及文氏一门书画作品都十分丰富,其中不...
核雕杂谈:历史流派与工艺(组图)2015-05-26
清 核雕夜游赤壁 (二件) 核雕时盛,已出的专著不多,古籍典章有限,读来不易,以下文字整理所得,列目六例,归属辞条,加释关键词注引,或可纳入资料琐碎。历史核雕属微雕,至明清才得以推崇,文献中鲜有代表人物。立体微雕的历史非常久远,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位奇人,能在棘刺上刻一只洗澡的母猴,是为典故。而利用核桃等果核类雕琢图画,属微型雕刻艺术,唐宋之前史籍文献有关微雕少有记述。明末清初,立体微雕佳作纷呈,材料大多是核桃、杏核、橄榄核、樱桃核、杨梅核和象牙、犀角、沉香木之类,因为质地细腻坚韧,纹理缜密,易于奏刀,作品常与玉器、宝石扇坠、金银配饰一样炫...
金琮 杜堇两大名家合作的《古贤诗意图》是这样的(组图)2020-03-16
此《古贤诗意图》卷由明代金琮书唐宋名诗,杜堇按诗意绘画。全卷包含:王右军(李白诗)、桃源图(韩愈诗)、把酒问月(李白诗)、听颖师弹琴(韩愈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卢仝诗)、饮中八仙歌、对雪、又雪(杜甫诗)等诗十二首,图九幅。此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绘画共分九段,分别为:右军笼鹅、桃源图、把酒问月、听颖师弹琴、茶歌、饮中八仙、东山宴饮、咏水仙、舟中夜雪。图中人物用白描法,笔法细劲透逸,形象生动有神。树石、藤草、桌椅、车、马、小舟等点景穿插有致。墨色淡雅,但淡而不薄,雅而不空。构图简洁,意境清幽,皆得诗意要旨?!豆畔褪馔肌芬来蚊杌妗動揖炖畎资锻跤揖酚揖厩逭妫烊髟诜绯?。山阴遇羽...
江南才子唐伯虎笔下的美女图(组图)2015-09-10
唐寅 《李端端图》(局部)南京博物院藏“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直到今天都为人津津乐道。中国绘画史上被娱乐化、并为世人所熟知的著名画家非唐伯虎莫属,世人戏称唐伯虎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点秋香”的绯闻记事更是家喻户晓。当然,这个“江南四大才子”的称号并非空穴来风,来源于其诗文及绘画的卓越才华。唐伯虎玩世不恭而又才华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即民间所说“江南四大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吴县吴趋里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
董光才:乡土文化艺术的痴迷者(组图)2019-02-22
董光才的部分黄杨木雕精品董光才虽然年轻,但已经是一名资深的收藏家,而且还担任市收藏家协会顾问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十多年来他对乐清乡土文化艺术收藏的痴迷,几乎近于疯狂。他说:“山海乐清,钟灵毓秀,物华天宝,人文荟萃,在乐清的土地上到处留存着古老的技艺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久远的绝技绝活和绚丽多姿的民间工艺,都是乐清的宝贵财富。”这些年来,他总是以谦卑和崇敬的心情,奔走在老街与古村之间,沉迷于古玩市场与地摊之中,还经常拜访那些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与工艺大师。当然,董光才对于乐清乡土艺术收藏的执着,也绝非出于偶然。其实他小时候上学时,就特别喜欢手工劳动和美术课。每当放学回家,他常常对着金漆原木家具...
2014年春拍或成集团化精品专?。ㄍ迹?/a>2014-02-26
“风云变幻”的艺术品收藏市场,在2014年将迎来一个怎样的起航,投资者都很关注。 进入三月,纽约苏富比、北京匡时、佳士得等拍卖公司将纷纷在国内举槌,这意味着马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即将拉开新一轮帷幕。记者从这些拍卖行目前已经公布的资料来看,今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多以艺术家的专场拍卖出现,经过前几轮艺术品市场的洗牌,2014年的拍卖市场或将呈现“集团化”的精品专场策略。 名家专场成春拍主打 早在2013年秋拍中,中国古青铜器便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在纽约佳士得举办的“重要私人珍藏中国古青铜器”专场...
李苦禅画作市场分析(图)2012-08-06
李苦禅作品 绘画大师齐白石有个非常出名的徒弟,他就是李苦禅。在很多人眼中,李苦禅不是一代大师他却高于一般画家。李苦禅的笔墨功力深厚,李苦禅擅长中国写意花鸟画,尤其擅长画鹰。李苦禅的人品十分高尚,他自己说:“人无人格,画无画格。”他一身正气,正直豪爽,作画如人。很多人都说他糊里糊涂的在作画。 李苦禅擅长画什么 李苦禅(1899~1983),原名李英杰、李英,字超三、励公。生于山东省高唐县贫苦农家。 1918年有幸得识徐悲鸿大师,得授西画技艺。1922年考入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专修西画,1923年拜师齐白石大师门下,成为齐派艺术第一位入...
谢稚柳:可见草书下笔 不求过速2015-01-15
公元1972年,闲寂中的谢稚柳刚过六十岁,因病目而不时临池作书涵养精神。他谋求晚年书法转型,正全力临写张旭。这时,他与远在羊城的拜门弟子吴子玉才恢复书信联系不久,有次论及书画作法,那一通劝学的墨笔翰札是这样说的—— 玉弟:两周来身体至感不适,近年来常是如此。两得书并诗词画,致稽答报也。弟词颇有南宋短调情味,《石榴》亦爽朗明快。其黑点是石榴子,稍觉过深耳。昔人对草书曾言,匆匆不暇作草??杉菔橄卤剩磺蠊?,盖下笔速有不能全之处。张旭作狂草,其下笔如雄鹰回翔,备极舒缓,此足为法也!惟画亦然。观弟画,下笔有挟风雨之势,此大善,然如能稍舒缓其笔,而有风雨之势,以求其全,此尤妙也。弟以为如何?手...
秋风起·木叶?。豪钔稣沽料嗝┛占洌ㄗ橥迹?/a>2015-08-28
艺术家李威 策展人李慧 “秋风起·木叶摇——李威个人作品展”于2015年8月21日下午三点在名泰空间开幕,展览共展出艺术家李威2015年的18幅新作。此次展览由李慧策划,赵力教授担任学术主持,北京中立策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主办,名泰文化协办,青年艺术100、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CCAD)学术支持。艺术家李威希望大家通过她的作品让感受即将结束的炙热夏季和即将到来的浓情秋意,同时在展览中享受炽热、宁静,隽永的一种情怀。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