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周通过剪纸一类的美术教学实践,努力引导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受访者供图
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美术也成为交流的突破口。二年级的小名不爱说话、不善交际,在汪月月的课堂上,他第一次找到“安全感”。
“看到他用粉色彩笔画的桃花,我感受到微风习习、桃花飘落的美感?!蓖粼略孪虬嗉堆窒砹诵∶淖髌?,那时,她只是听说这个孩子“脾气有些怪”?!昂罄床胖佬∶枪露乐⒍??!蓖粼略滤?,“我不会排斥,也不会格外照顾,只是会平等地关爱关心着他?!?/p>
孤独症儿童有自己的特长,汪月月常留意小名的状态?!八岚言诩依锘幕淼谜肫氪?,批改作业时小名也更愿意靠近我,有时还会轻轻摸摸我的衣角。”汪月月很欣慰,“这是他在表达信任,是美术连接了我们,拉近了彼此间距离?!?/p>
“艺术不是割裂,而是融合?!闭盼乃担耙帐醯谋泶锘蛐砀鲂裕帐醭沙じ韬献???缃纭⒘歉匾哪芰?,学生面对的不会只是纯粹的艺术和学术问题,而是广泛的社会问题,是基于普遍人文关怀的艺术和情感表达的问题?!?/p>
在张文看来,艺术创作从来都不能闭门造车,“艺术是桥梁,沟通古与今、人文与技术、大众与时代”。青年美术教师也是如此,他们用画笔、颜料、刻刀,架起与学生心灵、人格沟通的桥梁,成为他们美丽人生路的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