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24小时服务内容,石家庄附近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

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再论熊元(完)与酓前

再论熊元(完)与酓前

2024-06-13 18:48 文章来源:安徽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  作者:陈广忠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作者简介:陈广忠,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

震惊海内外的淮南武王墩大墓,是楚考烈王熊元的?还是楚顷襄王熊横,或淮南王刘长的?

2024年5月19日中午国家文物局发布消息,淮南武王墩大墓出土的铜簠上,镌有“楚王酓前作铸金簠,以供岁尝”的铭文。

图片

熊与酓

“酓前”,就是熊元(完)。非常奇怪的是,多位楚国王族,不写姓“熊”,却写作姓“酓(y?n)”。这该怎么解释?

关于“熊”姓的来源

“楚祖”是鬻熊,商末贤人,归附周文王,并成为文王的老师?!妒芳恰ぶ鼙炯汀罚骸疤摺蓉?、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狈獾卦诘ぱ簟!冻兰摇罚骸爸芪耐踔?,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熊驿当周成王之时,姓芈氏,居丹阳?!薄妒辣尽ぞ悠罚骸俺餍芫拥ぱ簟K沃栽唬骸ぱ粼谀峡ぶ??!卞餍芰粝轮鳌跺髯印罚喙獭逗菏椤ひ瘴闹尽妨腥搿暗兰摇保骸啊跺髯印范?。名熊,为周师。自文王以下问焉。周封为楚祖。师古曰:‘鬻,音弋六反?!蹦铣踣摹段男牡窳ぶ钭印罚骸爸铃餍苤?,而文王咨询;馀文遗事,录为《鬻子》?!币浴靶堋泵??!锻ㄖ尽な献迓浴罚骸靶苁希餍苤螅悦?,今望出南昌江陵?!庇滞ㄗ鳌爸唷??!兑抢瘛な可ダ瘛仿降旅魇臀模骸板鳎居肿鳌唷?。”《史记·太史公自序》:“殷之季世,粥子牒(dié)之?!被频驴怼栋不沾笱Р卣焦窦蚋攀觥分凶鳌把ㄐ堋?。

关于“熊”字的读音

《说文》:“熊,兽,似豕,山居,冬蛰。从能,炎省声。”炎,《广韵·盐韵》下平声:“炎,热也?!端滴摹吩唬骸鸸馍弦??!诹小!薄都稀ぱ卧稀罚骸把?,于廉切。文三?!毖?,《韵镜》列于外传第三十九开,盐韵,喉音,清浊,三等。根据唐、宋的韵书和韵图,“炎”字的中古音拟音是 [??m]。据此,可以推断,“炎”字上古音归于匣纽、谈部,拟音为[??am]。这也就是“熊”字的上古音。

但是,“熊”字读音的困惑,在于语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距离“炎省声”的读音,已经很远了。宋代徐铉校订《说文》:“熊,羽弓切?!薄豆阍稀ざ稀罚骸靶郏鸸?。二。熊,兽名,似豕。《魏略》曰:‘大秦之国出玄熊。’亦姓?!薄对暇怠纺谧谝豢?,喉音,浊音,三等列代表字“雄”字。根据韵书和韵图的规定,“熊”字的中古音拟音为[??u?]。

d1ytu416hn61dn238g.png

对于古今语音的变化,音韵学家作过精深的研究。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同源字典》中就提出“叠韵”、“对转”、“旁转”、“旁对转”、“通转”等系列理论?!把住?、“熊”的变化,可以用“通转”来解释:“虽不同元音,但是韵尾同属塞音或同属鼻音者,也算通转?!北热?,“炎”“熊”的中古音韵尾同属鼻音(m、?),声纽[?]相同,就可以“通转”。

清代著名学者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早已提出并解决了这个困难的问题,他说:“熊,兽,似豕,山居,冬蛰。从能,炎省声。炎、熊一声之转。”他举例说:“《书》‘火始焰焰’,《汉书》作‘庸庸’。东北风曰融风,《淮南》作‘炎风’。炎、熊声之转也?!笨梢灾溃把住?、“焰”的读音,演变成“熊”、“融”、“风”、“庸”,朱氏叫“一声之转”,王力叫“通转”,名称虽然不同,但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则是一样的。

关于“酓”字的读音

酓,《说文系传·酉部》:“酒味苦也。从酉,今声?!敝妇坪辔丁!豆阍稀ょ稀飞仙骸熬莆犊?。酓,于琰切?!庇?,《广韵·?韵》去声:“酓,苦味。于念切。”《集韵·琰韵》:“酓,于琰切。”《韵镜》第四十合,琰韵,喉音,清,四等,列有代表字“黡”字。根据唐、宋韵书和韵图的要求,可以拟出“酓”字的中古音为[ǐ?m]。由此可以推出“酓”字的上古音为影纽、侵部[ǐ?m]。

酓,也可以通作“盦(ān)”。为古代食器,又有覆盖义。《说文》:“盦,覆草也。从皿,酓声?!薄端滴摹范斡癫米ⅲ骸氨Q,此谓器之盖也?!薄犊脊磐肌肥沼小爸懿道”Q”,《宣和博古图》收有“周交虬盦”。与“簠”类型接近。


图片

楚国王族之姓写作“酓”,数次出现在出土铜器和简牍上。今再举3种出土铜器铭文为证:

其一,楚王熊前釶(yí)鼎。1933年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考古学界认为是楚国楚幽王墓?!扳P鼎”的边沿镌刻12字铭文,释文一作:“楚王盦前作铸釶鼎,台(以)共岁(尝)?!蔽剂彝跛眉漓胫衿?。

图片

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其二,战国楚王酓(悍)鼎。战国楚幽王酓(悍)鼎,是供祭祀、宴享使用的青铜器。在鼎的器口、器盖、器身上,共刻有66个字。释文一作:“楚王酓(悍),战隻(获)兵铜,正月吉日,室铸乔(鐈)鼎之盍(盖),以共(供)岁尝,冶师吏秦,差(佐)苛螣为之。集脰(廚)。”

1933年出土于安徽寿县朱家集楚墓,是为楚幽王墓。这个大鼎,记载了楚幽王三年(前235年),“秦、魏伐楚”(《史记·楚世家》),兵败而退。楚国把缴获的青铜兵器,“正月吉日”,铸成铜鼎,以彰战功。

图片

现藏天津博物馆

其三,楚王酓章镈(bó)钟。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一号曾侯乙墓出土编钟,镌有“楚王酓章”等文字:“隹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阳,楚王酓章乍曾侯乙宗彝,奠之于西阳,其永持用享?!背萃跣苷?6年(前433年),楚王以镈钟赠送给曾侯乙。


图片

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可以知道,四件楚墓出土器物,两件作“酓前”,一件作“酓悍”,一件作“酓章”,皆作“酓”姓。

“熊”、“酓”二字的古今音变,可作以下对比:

d1ytv2m2pc2ft9aqaj.png

从“熊”、“酓”的上古音、中古音比较可以看出:①两字的上古音,有5个相同、相近:声纽相近(匣纽、影纽),韵部相近(谈部、侵部),韵腹相近(a、?),介音相同(ǐ),韵尾相同(m)。所以就具备了完全的音近通假的条件。②“酓”字的中古音变化不大,仅仅只是韵腹(?、?)的变化。而“熊”字由于“通转”的关系,韵尾由鼻音(m)向舌根音(?)转化,古音、今音的差别就很大了。

元(完)与前

楚考烈王叫熊元,也叫“完”?!妒芳恰こ兰摇罚骸埃ǔ晗逋酰┤辏?,顷襄王卒,太子熊元代立?!薄洞荷昃写纷鳌疤油辍??!蹲手瓮肪砦濉吨芗臀濉废嗤?/p>

“元”字释义和音读

“元”字有开始、老大、年长、首善等意义。这与他是楚顷襄王“太子”的身份完全契合?!端滴摹罚骸霸?,始也。”徐锴曰:“元者,善之长也。愚袁切?!薄豆阍稀ぴ稀飞掀缴骸霸笠?,始也,长也,气也。愚袁切?!薄都稀ぴ稀罚骸霸?,愚袁切?!端滴摹贰家病!薄对暇怠吠庾诙希酪?,清浊,元韵,三等,列有“元”字。按照唐、宋时代韵书、韵图的规定,“元”字中古音拟音为[??w?n]。据此,“元”字的上古音可以推定为[??wan]。

“完”字音义

《说文》:“完,全也。从宀(mián),元声?!敝竿旰?、完整??梢灾?,上古音元、完是同音的,可以互相借用,本字当作“元”,“完”是借字。

“前”字形体分歧

“楚王盦前作铸釶鼎”,“前”字,郭沫若《寿县所出楚器之年代》释作“肯”,安徽省博物馆藏也标示作“楚王熊肯”。苏建洲《论新见楚君酓延尊以及相关的几个问题》释作“楚君酓延”。

前,《说文·止部》:“不行而进谓之歬。从止,在舟上?!被嵋庾?,即前行、前进义。肯,《说文·肉部》:“肎(k?n),骨间肉肎肎著也?!敝父阶旁诠峭飞系娜?。

“舟”、“肉”二字的古文字形体,往往难以区别。但是,淮南武王墩楚考烈王墓、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幽王墓中出土的“酓前”二字,墨迹清楚,当断作“前”字。

“前”字的读音

《说文》徐铉校订:“前,昨先切?!薄豆阍稀は仍稀废缕缴骸扒?,先也。昨先切。六。歬,古文?!薄都稀は仍稀罚骸皻k、前,才先切。隶作‘前’。”《韵镜》外转第二十二开,齿音,浊,四等,列有“前”字。根据唐、宋韵书和韵图的规定,“前”的中古音拟为[?ien]。据此推定“前”字的上古音为[?ian]。

d1ytw3nc6m9dqcfhvh.png

从上古音“元”、“前”二字的比较,可以看出:①二字上古音韵部同属元部,仅有开口、合口的不同。②二字的声纽不同,分属鼻音[?]和塞擦音[?]。二字属于音近通假。

通过对“熊”/“酓”、“元(完)”/“前”二组字的形、音、义的考察,可以得出结论,上古音“熊”、“酓”和“元(完)”、“前”,读音相近,可以通假使用?!靶堋薄ⅰ霸钡蔽咀?,“酓”、“前”疑为借字。可以证实,淮南武王墩大墓出土簠上“楚王酓前”字,就是楚考烈王熊元。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shrainbow.com.cn)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