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寿友,字老谷,号临江逸者。1945年9月出生于江苏淮安。1982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曾任中国书协二届和三届理事、辽宁印社社长、南京印社副社长、江苏省甲骨文学会副会长。
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副院长、西泠印社社员、南京印社顾问、世侨书画院顾问、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顾问。曾获第二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展一等奖、全国书法艺术荣誉奖。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和江苏省美术馆分别举办个人书画篆刻展,有多幅书法作品分别被两馆收藏。曾赴美国、新加坡以及香港、澳门等地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艺术辞条应邀入编《东方之子》、《世界名人录》等数十种大型典籍。几十年来,各种国际国内重大书法展均有作品参展,大量作品入编各种书法集。
欧阳修散文《醉翁亭记》
(四条屏)古人咏春诗四首
沈佺期《夜宿七盘岭》
(对联)名园 古调
(对联) 桃花 燕子
杜甫《曲江对雨》
欧阳修《春日西寄谢法曹歌》
秦观词《行香子·树绕村庄》
李清照词《菩萨蛮·归鸿》
王勃《落花落》
欧阳修词《蝶恋花·面旋落花》
戴叔伦《苏溪亭》
杜甫《绝句》
贺铸词《青玉案·凌波过横塘路》
白居易词《忆江南三首》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蠊仄鞅匦胝莆赵谧约菏掷?/p>
(?。┪颐嵌际亲访稳?/p>
杜甫《春夜喜雨》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朱熹《春日》
王安石《泊船瓜洲》
高鼎《村居》
晏殊词《破阵子·春景》
张维屏《新雷》
王昌龄《闺怨》
晏殊词《玉楼春·春恨》
苏轼词《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印)欲速则不达
(?。┝技稚畈厝粜?/p>
(?。┪г诿羟?/p>
(?。┮栽际е呦室?/p>
编后语
朱寿友先生其作品所独具的历史传承,以特色鲜明的美学风范,深层的审美构成及其背后的人文内涵,造就了现代书法的标新立异。凭借深厚的传统基础,鲜明的风格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及审美韵味的书法作品,将进一步被认识。
书法始终是相承相续的传统的发展与再造,现代中国书法笔墨只有在尊重中国书法艺术本质的前提下,可以谈到继承、发展与变革。这需要我们对传统的中国书法语言形态和结构进行重建。把传统的笔墨语言投射到现在的层面,使之具有现代性,以中国书法写意语言形式充分地表现现代意识和精神内容,使形式和内容在更高的基础上达到统一。而这些在朱寿友先生的书法作品中都体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