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24小时服务内容,石家庄附近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

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全球200余位艺术家相聚龙泉共创青瓷作品 千年技艺有了世界灵感

全球200余位艺术家相聚龙泉共创青瓷作品 千年技艺有了世界灵感

2025-05-14 10:12 文章来源:浙江日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沿着青石小径踱入龙泉市的望瓯·陶溪川文创街区,一幅活力四溢、创意满盈的画面扑面而来:来自法国、英国、美国等40多个国家的200余位艺术家与龙泉本地青瓷艺人围坐一团,陶泥在他们的指尖翻飞起舞。艺术跨越语言藩篱,将龙泉的泥土、匠人的掌纹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灵感,一同揉进青瓷的肌理,编织出一场跨越国界的对话。

5月5日至9日,2025年“龙泉论?!ね虬钤煳铩敝型庖帐跫仪啻梢帐豕泊椿疃诹傩校庖咽峭薄ぬ障ㄎ拇唇智诙尉侔旄孟罨疃?。为进一步扩大龙泉非遗及望瓯项目的国际知名度,龙泉再次诚邀世界各地艺术家来此体验青瓷魅力,与本土艺术家深度交流,推动多元文化深度融合。

美国陶艺家马克·卢索尔德的艺术作品《龙泉》。通讯员 邱文君 摄

从守艺到破界

在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徐诗微的青瓷工作室,青瓷杯上花鸟虫蝶栩栩如生,尽显传统技艺的精妙绝伦。作为龙泉市青年青瓷工匠学术研究会副会长,今年是徐诗微第二次参与国际共创活动,“我们常常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全球艺术家交流创作,是希望借不同文化视角激发青瓷创新活力?!?/p>

青年力量无疑是非遗传承的“破壁者”。共创活动现场,95后非遗技艺演示代表叶丹沁感慨:“这些国际艺术大师对色彩、线条的敏锐感知,让我意识到青瓷艺术的表达空间远不止于传统器型。”

青年匠人的“破界”,不仅体现在技法革新上,更在于思维突破。00后龙泉青瓷手工艺人金宏杨与美国艺术家加勒特多次合作,探讨如何以更细腻的陶泥还原青瓷温润质感,最终创作出雕塑《如果石头会呼吸》。

“非遗传承已突破单向‘守艺’模式,正在形成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绷星嗄昵啻晒そ逞跹芯炕峄岢ね跷淙衔使泊创吹牟唤鍪羌际跤肜砟罡镄?,更体现了青年工匠的文化自信。

从传统到国际

在望瓯·陶溪川的美术馆里,青年艺术家谢钧怡与德国艺术家加布里埃莱·库内以龙泉泥土为创作媒介,开启跨国艺术共创。谢钧怡对龙泉山水的热爱,化作作品《缠绕》中灵动的意象,让人仿若身临其境;加布里埃莱·库内则用抽象笔触,以龙泉黄白黏土创作作品《7塔》,展现城市与自然的张力。

“泥土是跨越国界的语言,窑火让我们紧密相连?!奔硬祭锇@场た饽谒档?。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创模式,成为青瓷走向世界的钥匙,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融。

同样在美术馆里,美国陶艺家马克·卢索尔德的作品《龙泉》悬于空中,格外夺目。圆形陶璧仿若千年流转的玉璧,下方垂落的捏塑陶瓷,是作者用龙泉清洁工、修理工人的指纹精心创作而成。

“我想用最真实的触感,连接龙泉人与这片土地的情感?!甭鞫陆樯?。这件作品恰似国际共创活动的隐喻,非遗传承不再是师徒之间的秘密,而是全球艺术灵感的载体。

国际共创不仅拓宽了各国艺术家的视野,还为青瓷注入新创意,提升其国际知名度。

龙泉青瓷的文化重构,为非遗国际化提供了宝贵借鉴。它以开放包容之姿拥抱世界,融合现代科技与时尚元素,实现了从传统到国际的华丽转身。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shrainbow.com.cn)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