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醉 写莱茵河畔 160x200 2024年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创作,正是在这样的张力场中展开。在他的山水创作中,笔墨不再是单纯的工具,而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代、物象与心境的桥梁。他坚守中国画“气韵生动”的核心精神——那种流转于笔墨之间的呼吸与神采,同时又引入西画中的色彩关系、明暗对比与画面结构,使传统水墨中的黑白灰在当代审美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带动视觉的节奏与情绪的流动,既有古典的韵味,也具有时代的张力。
百米高树 200 x200 2025年
这种笔墨精神的当代表达,使他的作品既不囿于传统的框架,也不流于西方形式的感官张力,而是在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内在的平衡,形成他独特而鲜明的艺术语言。这正是“守正创新”的最好阐释: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回应现代视觉经验,赋予水墨以新的审美张力与精神内涵,也反映了艺术家对传统的尊重与对现代文化语境的敏锐感知:“变”不是目的,“变”应作为精神的感知器,去叩响人的心弦!
我们需要这样的艺术,它不是博物馆里的高不可攀的文物,也不是被潮流裹挟的快消图像,更不是所谓的东拼西凑的艺术实验,而是一种深植于文化血脉中的创造力,是在时代激荡中的定力和回响!作为年轻观众的我们,也需要在这种“笔墨与时代”的对话中,慢慢学会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历史、理解审美,理解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