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先生为“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揭幕
蓬皮杜中心主席主席塞尔日·拉斯维涅先生与徐汇区区长方世忠出席西岸美术馆开幕仪式
2019年11月5日,西岸美术馆正式对外亮相,同时,开启了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这是蓬皮杜中心在亚洲的首个合作项目,也是中国首次与国外顶级美术馆共同运营文化机构的尝试。真正实现了国人足不出户看经典艺术品的愿望。
西岸美术馆坐落于徐汇滨江,由英国著名建筑师戴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带领的建筑事务所担纲建筑设计,建筑面积为2.5万平方米,历时三年建造完成。美术馆地块呈三角形,位于宽阔的滨江绿化带的最北端,三个承载着展览功能的建筑体量呈风车型旋转排布,并通过中央的双层通高门厅联系。单层建筑层面看,这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作为最年轻的夜间美术馆,西岸美术馆不论在展览还是外观都有着巨大的潜力。
西岸美术馆
蓬皮杜中心,巴黎
据悉,西岸美术馆也将在未来五年内呈现3个为期一年半的常设展和约10个为期半年的特展,由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共同策划。而于11月8日,首先向公众开放的是首个常设展“时间的形态——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一)”与首个特展“观察——蓬皮杜中心新媒体典藏展”。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沉睡的缪斯》,1910年
巴勃罗·毕加索,《吉他手》,1910年,布面油彩
马塞尔·杜尚,《自行车轮》,1913年
一部经典的当代艺术史
“时间的形态”汇集了来自蓬皮杜中心的百余件馆藏作品,向公众介绍中心在艺术收藏方面的定位和历史,以及相关藏品同欧洲乃至整个西方社会的重要渊源。
乔治·库布勒在《时间的形态:造物史研究简论》一书中写道:“不论历史学家的学识专长是什么,他们的目的都是描绘时间?!辈还?,再现时间的方式并非只有一种,而是多种。时间的形状是一个文化概念,在不同时刻及不同环境下的人们对时间的认知各不相同。19世纪末,西方兴起了现代性这一概念?!跋执浴痹从诶∥摹胺绞健币淮剩拖亩げǖ吕扯裕湟庵浮岸淘?、瞬时、偶然,它是艺术的一半,而艺术的另一半是永恒和持久”。
现代性的时间或直接或间接地呼应着工业时代的节奏。它追求探索前所未有的概念和经验,想象艺术和社会之间的其他关系,以此回应社会结构下的快速转换。它试图摆脱历史进程,开启并寓居于新空间,重新创建人类与世界的关系。从20世纪初期到60年代,艺术创作格外活跃,割裂、变化和实验精神深刻地转变了艺术实践。
此次展览的第一部分汇集了国立现代美术馆自1930年代建馆后,在第一个十年中根据现代性概念所建立起的核心馆藏。它主要关注法国艺术舞台——20世纪上半叶以来大流散的交汇路口。
1970年代初,在西方盛行已久的关于“进步”的乌托邦式理想开始广泛遭到质疑。它所暗示的线性时间的简单化图像,已不足以适应对当下之复杂性的考量。随着1980年代地缘政治的加速巨变及全球化的突飞猛进,这一切变化引起了多重历史叙事的交锋。后现代性这一概念揭示了一种普遍性的历史幻觉的消失,并激起史学史和哲学领域的诸多争论。概念艺术与后概念艺术,则同样表达出面对国际艺术市场持续扩张而产生的一种批判式反应。文本、摄影、影像、物品及装置重新定义了艺术的形式,以及艺术回应社会现状的方式。艺术家不再局限于运用特定的形式或技术来构想创作的状态。
展览的第二部分汇集了国立现代美术馆中通过再度挪用和重新创造时间以启迪人们重新思索自身与历史关系的作品。艺术家们的思考转向档案及自然的时间,并对传统媒材的声音提出发问:例如像绘画这样的传统媒材如何面对当下的摄影“编年史”,以及艺术自身见证一个全球范围快速过度时代的能力。
参展艺术家:
埃特尔·阿德南(Etel ADNAN)贝恩德·贝歇(Bernd BECHTER)希拉·贝歇(Hilla BECHTER)伊丽莎白·贝纳奇(Elisabetta BENASSI)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布拉塞(BRASSA?)罗伯特·布莱尔(Robert BREER)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蔡国强(CAI Guo-Qiang)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陈箴(CHEN Zhen)达达梅诺(DADAMAINO)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罗伯特·德劳内(Robert DELAUNAY)索尼娅·德劳内(Sonia DELAUNAY)丁乙(DING Yi)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雷蒙·杜尚–维永(Raymond DUCHAMP-VILLON)艾瑟·埃可曼(Ay?0?6e ERKMEN)卢齐欧·封塔纳(Lucio FONTANA)山姆·弗朗西斯(Sam FRANCIS)伊萨·根泽肯(Isa GENZKEN)阿尔贝托·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娜塔丽娅·冈察洛娃(Natalia GONTCHAROVA)汉斯·哈同(Hans HARTUNG)苏珊·席勒(Susan HILLER)罗妮·霍恩(Roni HORN)法布里斯·海博(Fabrice Hyber)克里斯蒂娜·伊格莱西亚斯(Cristina IGLESIAS)瓦西里·康定斯基(Vasily KANDINSKY)埃尔斯沃斯·凯利(Ellsworth KELLY)保罗·克利(Paul KLEE)弗朗提歇克·库普卡(Franti?ek KUPKA)胡里奥·勒帕洛(Julio LE PARC)李禹焕(LEE Ufan)李应鲁(LEE Ungno)费尔南·莱热(Fernand LEGER)李永斌(LI Yongbin)雷恩·莱(Len LYE)乔治·马蒂厄(Georges MATHIEU)罗贝托·马塔(MATTA)诺曼·麦克拉伦(Norman MCLAREN)安妮特·梅莎捷(Annette MESSAGER)亨利·米修(Henri MICHAUX)胡安·米罗(Joan MIRó)琼·米切尔(Joan MITCHELL)维拉·莫纳尔(Vera MOLNAR)彼?!っ傻吕锇玻≒iet MONDRIAN)弗朗索瓦·莫尔莱(Fran?ois MORELLET)马尔科姆·莫利(Malcolm MORLEY)达德利·墨菲(Dudley MURPHY)欧赫丽·内穆(Aurelie NEMOURS)巴内特·纽曼(Barnett NEWMAN)河原温(On KAWARA)罗曼·欧帕卡(Roman OPALKA)让·潘勒维(Jean PAINLEVé)克里斯托杜勒斯·帕纳尤图(Christodoulos PANAYIOTOU)久赛普·佩诺内(Giuseppe PENONE)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西格玛尔·波尔克(Sigmar POLKE)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托比亚斯·雷贝格(Tobias REHBERGER)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路易吉·鲁索洛(Luigi RUSSOLO)丝娜·席迪拉(Zineb SEDIRA)白发一雄(SHIRAGA Kazuo)罗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赫苏斯·拉斐尔·索托(Jesús Rafael SOTO)皮埃尔·苏拉热(Pierre SOULAGES)塔基斯(TAKIS)赛·汤伯利(Cy TWOMBLY)维克多·瓦沙雷利(Victor VASARELY)赵无极(ZAO Wou-Ki)张?。╖HANG Huan)
【展览时间】
时间的形态 —— 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一)
时间:2019 年11月8日 – 2021年5月9日
地址:西岸美术馆 展厅2 & 3
策展人:玛切拉·莉丝塔 (Marcella Lista)
新媒体部门主管,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蓬皮杜中心
周滔,《凡洞》,2017年,影像,2018年由国立现代美术馆馆友协会国际委员会–大中华地区赠予,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工业创造中心 ? 周滔 ? 照片由艺术家及维他命艺术空间提供
莱涅可·迪克斯特拉,《我看到一个女人在哭(〈哭泣的女人〉),泰特利物浦》,2009—2010年,视听装置,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工业创造中心 ? 莱涅可·迪克斯特拉 ? Centre Pompidou, MNAM-CCI/Georges Meguerditchian/Dist. RMN-GP
展览现场图 ? 西岸美术馆
“开眼”看世界
“观察”是蓬皮杜中心国立现代美术馆系列展览中针对不同板块藏品而开展的首场展览。该展览汇集了新媒体馆藏中的十五位艺术家的创作,其中包括自影像艺术之初,跨过1970年的转向,以及延续至当代的数码影像的实验性作品。
从认识诞生的即刻起,“观察”便已是艺术与科学发展的基础。在这两个领域中,“观察”均由如下动作组成:它令视线位移,不仅分配着对事物的注重性认知,还质疑其变化着的状态及我们赖以研究并使用的观察工具之演变。事实上,望远镜、显微镜及摄像机这些“视觉的机器”,均影响着我们借其从现实中观察而得到的表征。它们变成了构建而成的观察文化中的部分。
模拟摄像机的镜头为人眼提供了一种精密复杂的仪器,旨在通过将注意力聚集在被构建的边框与透视关系之上以支持人类视觉。借助数码技术,由图像向编码信息量的转化,深深地颠覆了自19世纪初摄影术诞生以来便与知识构建相伴的视觉再现系统。图像不再需要作者甚或人类视角,而是通过别的路径到达了真实,并产生了其他多种形式的认识。
通过回顾性的观览,本次展览展现了艺术家接近并思考这些转变的方式。从电视生产的最初实时图像,到对无处不在的摄像机所产生的“公共私密性”的反思,从美学凝思——在其中,观看往往被延迟或吸纳——到大数据对真实界图像的转化,展览作品借幽默、诗意及颇具批判性的明晰,挪用或返还了诸种媒介。它们探讨着我们注视、给予关注,以及在新的视觉经验下创造新条件的能力——以便书写这个世界的多重别样叙事。
本次参展作品通过极大的多样性与非线性的方式为观者留下了全然的自主性。该项目鼓励一种开放式的解读,并着眼于每个人在其中各自的角色——正如在图像体验中一般。
参展艺术家名单
彼得·坎普斯(Peter CAMPUS)、克劳德·克洛斯基(Claude CLOSKY)、崔岫闻(CUI Xiuwen)、莱涅可·迪克斯特拉(Rineke DIJSKTRA)、哈伦·法罗基(Harun FAROCKI)、丹·格雷厄姆(Dan GRAHAM)、莫娜·哈透姆(Mona HATOUM)、池田亮司(RYOJI Ikeda)、琼·乔纳斯(Joan JONAS)、提耶利·昆采尔(Thierry KUNTZEL)、布鲁斯·瑙曼(Bruce NAUMAN)、托尼·奥斯勒(Tony OURSLER)、黑特·史德耶尔(Hito STEYERL)、张培力(ZHANG Peili)、周滔(ZHOU Tao)?
【展览时间】
特展:观察——蓬皮杜中心新媒体典藏展
时间:2019 年11月8日 – 2020年3月29日
地址:西岸美术馆 展厅1
策展人:玛切拉·莉丝塔 (Marcella Lista)
新媒体部门主管,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
助理策展人:西尔维·杜阿拉-贝尔(Sylvie Douala-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