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十分,桃花独占八分。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或许没有哪一种花能够像桃花一样,被赋予如此丰富的内涵:
在先民眼中,她是渺远的上古神话。《山海经》有云:“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苯鹗粢绷都际醯慕搅钐夷臼チ宋淦鞯纳矸?,但其御凶的作用却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集体意识,与原始宗教不谋而合。
在诗人笔下,她是娇媚的女子容颜?!妒吩唬骸疤抑藏?,灼灼其华?!闭缑?、兰、竹、菊被赋予了文人风骨,桃花因其艳丽的花色和娇媚的姿容与女性相联系,终由一首《题都城南庄》勾勒出“人面桃花”的经典语境。
在高人心中,她是隐逸的避世之所?!短一ㄔ醇恰防铩坝辛继锩莱厣V裰簟钡幕牒?,是陶渊明逃禄归耕的精神家园。她既是诗人笔下的“桃花源”,更是文人墨客心中的“乌托邦”。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年复一年,??谑械奶一ㄗ茉谠绱憾伦钕日婪牛谟凶拧安氐匦〗稀敝频牧种?,那一抹妖娆的粉直至五月中旬方才褪色。
春意泄,不如走近桃红深处,窥见被埋藏的文学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