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反而会在每个春天都想起他,
包括这一个最特殊的。
在春天想起这个抱着冬心、宣称耻春的怪人(金农自号耻春翁),
想起这个脱离技巧自由表现的佼佼者。
一直以来有种奇妙的幻觉。
金冬心究竟是历史上真实的艺术家,
抑或是一个文艺史中被不断描绘的大主角。
2020西泠春拍
清 - 金农、康焘铭稽留山民画梅第二砚
铭文:1?;羯矫窕返诙?。印文:冬心先生
2。纸窗竹屋亦堪夸,笔砚精良处士家。农有薄田百廿亩,春来徧种好梅花。印文:金
砚盒铭文:百砚翁五十四岁小像。天笃山人康焘写。印文:石舟
出版:《张廷济砚铭底稿及砚拓册》,清代拓集。
说明:配康焘绘金农五十四岁小像紫檀木天地盖。
13×10.1×4.3cm
铭者简介:金农(1687一1763),钱塘(今杭州)人。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首。字寿门、号司农、吉金,冬心,又号嵇留山民,曲江居士。金农有砚癖,藏佳砚一百二十方,世称“冬心砚”,自号“百二砚田富翁”,又有百二砚田富翁自用印。他善制砚,也借砚抒怀,“平昔无他嗜好,惟与砚为侣,贫不能致,必至损衣缩食以迎之。自谓合乎岁寒不渝之盟焉。石材之良美恶,亦颇识辨,若亲德人而远薄夫也?!?/p>
康焘,字逸斋,一字康山,号石舟,晚号天笃山人、莲花峰头不朽人、茅心老人、荆心老人,钱塘布衣。为雍正、乾隆年间画家,以人物画著称,承明代仇英、尤求白描传统,用笔工整,形象静逸。金农《冬心斋砚铭》记有《康石舟砚铭》:“日初出,鸡子黄,一夫不改其耕而天下康。天下康,田与桑?!?nbsp;
三朝老民像赞:在野胜似在朝
袁枚《小仓山房诗集·题冬心先生像》中说:“彼秃者翁,飞来净域,怪类焦先,隐同梅?!?忽共鸡谈,忽歌狗曲,或养灵龟,或笼蟋蟀”。金农的迂怪事迹散见于《国朝画征录》、《墨林今话》、《扬州画舫录》、《文献征存录》、《桐阴论画》、《国朝诗人征略》、《国朝书人辑略》。
我们知道或者不知道的,直到近代汪曾祺先生还在小说稿中,以金农式的幽默开了他“苏伐罗吉苏伐罗”(金农自取的梵语名字,意为金吉金)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人物画家康焘,为好友冬心先生作下这幅小像,转刻于砚盖之上?;械摹鞍傺馕獭毕耸帜樾耄家伦鞍?,神态自若,时年五十有四。金农一生经历康雍乾三朝,首次入仕的期待因为老师何焯下狱而失路;雍正十三年重开博学鸿词科,吴兴知县裘鲁青向节钺大夫帅念祖举荐金农应科,却因雍正帝驾崩停??;乾隆元年,金农五十岁,博学鸿词科又得重开,裘鲁青再荐,金农一无所获,顾首南归,自此常以处士自喻。
有趣的是,“金冬心”既是一个创作者,也是文艺史上不断被创作的对象。不仅别人用他来创作,金农本人也用。文以诚在《自我的界限:1600-1900年的中国肖像画》中谈到,从纪实人像到“角色”的诞生,重要的是情境的描绘。相比忘年交罗聘给金农画的一些写真(包括非常有名的那幅其睡梦中偷拍式的作品),此砚盖上的小像,则类似于黄裳先生所得雍正刻本《冬心先生集》前的冬心先生小像,端庄平淡,形象丝毫并不像袁枚笔下那么怪,这应该是金农本人认可的“冬心”。这种仇英式的白描背后,却是有情境的。
这个情境,当然来自于金农本人题写的砚铭。
三体文人长术:砚铭作为一种文体
“纸窗竹屋亦堪夸,笔砚精良处士家。农有薄田百廿亩,春来徧(遍)种好梅花。”
这便是情境。纸窗竹屋、笔砚精良的处士之家,代表着“在野性”。梅花的好与坏,也就是宫野之别。金农是只画野梅,不表宫梅的?!霸谝靶浴贝砹酥魈灞澈蟪耐凶鸥蟮幕肪常恢稚π枰劳械幕肪?。明清之际,文人画主体地位确立,人们对题款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越了对技法的尊崇,品评学养格调的权重加大,从吴门、四僧到八怪发展为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