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24小时服务内容,石家庄附近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

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河姆渡文化陶钵“猪形图像”解读(图)

河姆渡文化陶钵“猪形图像”解读(图)

2022-08-05 09:49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蔡运章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1977年冬,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一件编号为T243④:235的陶钵。这件陶钵形体硕大,口大底小;平面为椭圆形,深腹,平底,通体呈黑灰色;外壁两侧各刻一个形象逼真的“猪形图像”,在“猪形图像”的腰间,还特意标出了圆形的星饰。该陶器口长21.7厘米、宽17厘米,底长17.5厘米、宽13.5厘米,高11.7厘米??脊欧⒕虮ǜ娼饧掌髅爸砦品讲А保哪甏艉幽范梢胖返谒钠谖幕?,距今约7000—6500年。

■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猪纹方钵 作者/供图

这一陶钵腹部的“猪形图像”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因为陶钵本是盛水祭天的礼器,而“猪”的习性与陶钵的名义和用途相符合,所以这一“猪形图像”可以作为陶钵的象征。同时,陶钵的形状颇似“斗”形,而“猪形图像”腰间的“圆形星饰”,正指祈雨时祭典的北斗星神。因此,这件陶钵上的“猪形图像”应是象征陶钵名义和用途的“物象文字”。这种物象文字既是人神沟通的媒介,也是一种特殊的纪事文字,具有浓厚的宗教意义。

陶钵名称与“猪形图像”的寓意

2002年10月,笔者赴浙江参加学术会议,顺便到浙江省博物馆参观考察时,看到这件陶钵陈列在“浙江七千年”的展室里。该器的简介说:“这是一只鬃毛倒竖的野猪,身上填满雨丝、水滴和植物纹。猪为水畜,此钵很可能是一件用于稻作祈雨巫术仪式的祭器?!狈胧比衔?,这种“绘刻猪形图像”的器皿,应该“就是当年祭天的礼器”。这些推测都是颇有见地的。但是,陶钵为什么“就是当年祭天的礼器”?这幅“猪形图像”的含义是什么?仍存在需要说明的关键问题。

我国自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到秦汉时期的器物上,常见有独立存在的“刻画符号”和文字。它们分布广泛、数量巨大、时间长久、时代连贯、一脉相承,成为中国文字起源和发展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那么,这些“刻画符号”和文字的含义是什么?

据《荀子·解蔽》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毖顐娮ⅲ骸安烛。频凼饭?。”《吕氏春秋·君守》载:“仓颉作书?!薄妒辣尽ぷ髌吩兀骸笆坊首魍??!彼沃宰ⅲ骸笆坊?,黄帝臣也。图,为画物象也。”许慎《说文解字·序》说:“文者,物象之本?!闭馑得鳌拔锵蟆本褪强凸凼挛锏南笳鳌N淖忠晕锵笪驹?,就是对其载体名义和用途的具体反映。因此,我国远古器物上独立存在的“刻画符号”和文字的含义,大都与其载体的名义和用途相符合,可称为物象文字(即“标识文字”)。它是中华先民“制器尚象”习俗的产物,也是一种特殊的纪事文字,具有浓厚的宗教意义。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陶钵两侧刻绘的“猪形图像”,也当是象征陶钵名义和用途的物象文字。

“钵”字不见于《说文解字》,属后起的字。钵,同盋,本属盂类器皿?!豆阍稀つ┰稀匪担骸安?,亦作盋?!薄端滴男赂健っ蟛俊匪担骸氨C,食器也,盂属,从皿,犮声。盋,或从金、从本?!薄逗菏椤ざ剿反费帐抛ⅲ骸坝郏称饕?,若盋而大,今之所谓盋盂也?!币虼耍饧詹У泵沼?。

猪、盂古音同在鱼部,音近义通。陶盂本是盛置饮食的器皿。《说文·皿部》说:“盂,饭器也。从皿,亏声?!庇郏瑬f。李贤《后汉书·崔骃传》注:“杅,亦盂也?!崩钌啤段难 ご鹂湍选纷ⅲ骸坝塾霒f同?!笨梢晕ぁVP独窦恰び裨濉纷ⅲ骸皷f,浴器也。”这说明“杅”可作为洗浴用的木盆。洛阳出土的春秋齐侯铜盂,口径70.3厘米、高43.5厘米,状如大盆,当为洗浴用的器皿??杉郾臼鞘⒅梅故澈褪⑺钠髅?。

猪,通作都。《尚书·禹贡》:“大野既猪?!薄妒芳恰は谋炯汀纷鳌按笠凹榷肌?。郑玄《周礼·夏官·职方氏》注:“《禹贡》曰:‘荥播既都’?!薄毒涫臀摹吩唬骸岸?,本或作猪。”孙星衍《尚书·禹贡》注疏:“猪、都,俱声相近,古假借用之。”可以为证。“猪”“於”义通?!抖拧な挖稀匪担骸岸?,於也?!笨装补渡惺椤ひ⒌洹纷ⅲ骸岸?,於。叹美之辞。”是其佐证。於,同于。郑玄《仪礼·士昏礼记》注:“今文於为于?!薄吨直缏浴肪硪凰担骸办叮??!庇?,通作杅。杨倞《荀子·儒效》注:“杅杅即于于也?!睎f,同盂。这说明“猪”与陶盂的名义是相通的。

猪的天性与陶盂的用途相符合。猪,亦名彘、豕?!端滴摹煵俊匪担骸板椋挂??!薄独窦恰ぴ铝睢罚好隙笆呈蛴脲椤?。郑玄注:“彘,水畜也?!备哂铡堵朗洗呵铩っ隙纷ⅲ骸板?,水属也?!彼勖恢??!渡惺椤び砉薄罚骸按笠凹戎??!辈躺蚣骸八疃戳髡呶街??!薄独窦恰ぬ垂隆吩兀骸皼雌涔硌?。”孔颖达疏:“猪是水聚之名也。”这说明猪是善水的动物。

猪也是知道天时变化的牲畜?!洞蟠骼窦恰ひ妆久吩兀骸傲盼迨?,四主时,时主豕,故豕四月而生?!甭缱ⅲ骸磅怪??!闭馐撬抵碇捞焓钡谋浠!妒ば⊙拧そソブ吩兀骸坝絮拱综棧瑹A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泵骸磅梗?。蹢,蹄也。将久雨,则豕进涉水波。毕,噣也。月离阴星则雨?!敝祆渥ⅲ骸氨?,星名。豕涉波,月离毕,将雨之验也。”这是说人们白天看到一群猪跑到水塘里,晚间看到月亮靠近毕星,就知道快要下滂沱大雨了??杉?,猪乃是知道天时变化的神兽。

陶盂与雩祭的名义相通?!蹲蟠べ夜荒辍罚褐詈睢盎嵊谟邸薄!豆攘捍纷鳎骸盎嵊邛А!焙榱良骸坝邸Ⅵб敉?,古字亦通?!笨梢晕??!端滴摹び瓴俊罚骸蚌?,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从雨,亏声。”《尔雅·释训》说:“舞,雩也?!惫弊ⅲ骸蚌е?,舞者吁嗟而请雨。”《左传·桓公五年》:“龙见而雩。”孔颖达疏引郑玄《礼注》:“雩之言吁也,言于嗟哭泣以求雨也。”《左传·襄公五年》:“秋,大雩,旱也?!倍旁ぷⅲ骸蚌В募?,所以祈甘雨?!薄豆虼せ腹迥辍吩兀骸按篥д吆??旱祭也?!焙涡葑ⅲ骸蚌?,旱请雨祭名。……使童男女各八人舞而呼雩,故谓之雩?!薄逗蠛菏椤ぶ俪ね炒罚骸胺碛谖桷е?。”李贤注:“雩,旱祭之名也。为坛而儛其上,以祈雨也?!惫湃嗣糠晗募竞翟质?,常将陶盂盛满水,放在祭坛前进行焚柴祭天祈雨。这说明陶盂当是远古先民进行“祈雨巫术仪式”时使用的“祭器”。

由此可见,猪的名称和习性都与陶盂的名义和用途相符合,因而可以作为陶盂的象征。这就是河姆渡先民在陶盂腹部两侧刻画“猪形图像”的根本原因。

陶钵“猪形图像”与北斗星神

中国天文学上常见用动物作为星宿名称的习惯,如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便是其例。这件“猪形图像”腰间刻画的“圆形星饰”,应指祈雨巫术祭典的星宿神灵。那么,这个“猪形图像”象征什么星宿呢?也就是说,我国远古先民祈雨时祭典的是什么星宿?澄清这个问题,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星宿崇拜具有重要意义。

《楚辞·天问》:“封狶是射?!蓖跻葑ⅲ骸胺猹L,神兽也。”《淮南子·天文训》说:“封豨修蛇。”高诱注:“封豨,大豕也。楚人谓豕为豨也。”这说明“封豕”“封豨”,都是大猪的名称?!吨芤住に地源吩兀骸翱参??!庇炙担骸翱舱咚玻狈街砸?。”《新书·胎教》说:“彘者,北方之牲也?!薄端滴摹に俊罚骸八家玻狈街??!薄逗菏椤の逍兄旧稀匪担骸八?,北方,终臧万物者也?!笨杉?,在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里,猪是主管北方的神兽。

我国古代天文学中,与猪相关联的星宿主要有三座——奎星、辰星和北斗星。下面,笔者逐一分析“猪形图像”与三者的关系。

一、“猪形图像”是否与奎星相关联??鞘侵鞴芄典碌男撬?。《史记·天官书》载:“奎曰封豕,为沟渎。”《正义》说:“奎,天之府库,一曰天豕,一曰封豕,主沟渎。西南大星,所谓天豕目?!闭馐前选按篚埂弊魑堑南笳鳌R蛭翱笔粑髂戏降拇笮?,与猪为“北方之牲”的方位不相符合。故陶钵上的“猪形图像”指奎星的可能性不大。

二、“猪形图像”是否与辰星相关联。辰星是主管北方的“太阴之精”。《史记·天官书》载:“察日辰之会,以治辰星之位。曰北方水,太阴之精,主冬,日壬、癸。”《索隐》案:“《元命包》曰‘北方辰星水,生物布其纪,故辰星理四时’。宋均曰‘辰星正四时之位,得与北辰同名也’?!薄俺叫恰奔此?。这说明“猪”与辰星的属性及方位相合。然而,辰星却与陶钵的“斗”形形体明显有异。

三、“猪形图像”与北斗星的密切关联。陶钵的形状为“口大底小。平面为椭圆形,深腹,平底”,颇像“斗”形。冯时依据《初学记》卷二九引《春秋说题辞》:“斗星时散精为彘,四月生,应天理”等文献,认为这件陶钵上的猪形图像“乃是北斗的化身”。这应是正确可信的判断。

北斗星“居天之中”,曾被视为“天枢”?!堵朗洗呵铩び惺祭馈吩兀骸凹怯胩炀阌味旒灰啤!薄妒芳恰ぬ旃偈椤吩兀骸岸肺鄢担擞谥醒?,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薄渡惺槲场匪担骸氨倍肪犹熘?,当昆仑之上,运转所指,随二十四气,正十二辰,建十二月?!薄犊季匪担骸岸氛?,天枢也。”这是说北斗“居天之中”,“运于中央,临制四乡”,而被视为“天枢”。

北极星本是“天之枢”?!抖拧な吞臁匪担骸氨奔街背?。”《左传·昭公十七年》:“北辰亦为大辰。”何休注:“北辰,北极,天之中也,常居其所?!薄堵塾铩の匪担骸捌┤绫背?,居其所而群星共之。”朱熹集注:“北辰,北极,天之枢也?!蓖跻荨冻恰ぞ鸥琛ぴ队巍纷ⅲ骸氨背剑奔且??!闭馐撬当奔鞘翘焯宓闹行氖嗯Γ盒嵌嘉圃谒闹芪?。《史记·天官书》载:“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薄端饕芬段囊场吩唬骸爸泄蟮郏渚奔??!币颉氨奔恰贝τ谔焯宓闹惺嗟匚唬室嗝疤旒恰?。

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大都把“北辰”视为“天之枢”。因为在远古时代,北斗星位于北天球的恒显圈内,一年四季,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围绕北辰(北极星)旋转,具有观象定时的基本功能。

综上所述,陶钵是盛水祭天的礼器。因为猪的习性与陶钵的名称和用途相符合,所以“猪形图像”可以作为钵的象征。同时,陶钵的形状颇似“斗”形,而“猪形图像”腰间刻画的“圆形星饰”,正指祈雨时祭典的北斗星神。也就是说,这件陶钵上的“猪形图像”应属物象文字(即“标识文字”)的范畴。它既是人神沟通的媒介,也是一种特殊的纪事文字,因而具有浓厚的宗教意义。由此可见,河姆渡文化陶钵“猪形图像”寓意的澄清,对研究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形成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系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原副会长)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shrainbow.com.cn)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