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仁哲
1940年生,四川省资阳县人。1963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英语系,留校任教。1978—1980年作为访问学者,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学两年。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曾任四川外语学院院长兼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导。1984年筹建起中国加拿大研究会,担任该会会长长达10年,主编《加拿大百科全书》等。
11月11日,著名翻译家蓝仁哲先生因病去世。蓝先生曾任四川外语学院院长、中国加拿大研究会会长、“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终评委员会主任等职务,是美国作家福克纳的研究专家,并译有福克纳作品《八月之光》、《野棕榈》和索尔·贝娄作品《雨王亨德森》等,今年翻译完毕的??四傻摹段颐至糁省肥撬詈笠槐疽胱鳎米鹘透?四善渌恍┳髌酚梢肓殖霭嫔缬诿髂晖瞥?。
译笔平实、雅致
南京林业大学的老师韩启群,读硕士时曾是蓝先生的学生。也是经由蓝先生的推荐和指引,她最终走上研究??四傻牡缆?,并和蓝先生一起合译《后现代主义质疑历史》一书。记者联系到她时,她表示非常难过。据她的一些了解,蓝先生是在九月底查出血小板减少,后来转成肺炎,并因为急性病发作去世的。
在韩启群看来,蓝先生是一个有古风的人,爱读易经,爱喝茶,爱听戏。待人温和,和做学问相比,更强调做人。她很欣赏蓝先生的译笔,觉得平实,雅致。作家赵柏田也表示,关于??四?,自己之前一直在读李文俊的译本,后来有朋友向他推荐蓝先生的《八月之光》后,他被其中的很多译笔深深打动,觉得“简洁”而“雅致”。
《我弥留之际》成弥留之作
据悉,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译林出版社开始策划出版一套??四傻奈募谘≡癜姹臼?,他们考虑到蓝先生在翻译《八月之光》时表现出的出色译笔,决定让他来翻译??四闪硪槐臼椤段颐至糁省?,责任编辑彭波告诉记者,蓝先生是今年6月底交的稿,自序的题目是“谁的弥留之际”,没想到一语成谶,现今,他居然去世了。(记者于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