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主办方介绍,大艺博的展品价格正在逐年提升,今年已从前年平均每幅12000元涨到将近14000元。然而,这些画作的价值与价格是否名实相副,也引起了一些市场人士的质疑。有参展观众表示,非理性的“扫货”现象在展场内还是时有发生。
“大艺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挖掘本土市场,激发普通市民‘捡漏’的心理,学生作品的价格也会跟随市场水涨船高?!?/p>
本土市场也会反作用于大艺博的取向。与京、沪等地相比,广州向来对当代艺术反应冷淡。有藏家期望,大艺博能拉近观众与当代艺术之间的距离,提升广东艺术消费群体的观念。而胡斌认为,大学生艺术家始终属于“弱势群体”,离不开学校的扶持。而作为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馆,也应更多参与到当代艺术的推广上来?!爸挥姓錾缁岫缘贝帐醯娜鲜端继岣?,对优秀的作品产生消费与收藏诉求提高后,才能使青年画家的创意真正为市场所接受?!?/p>
专家观点
大艺博虽能让普通观众对当代艺术产生一定认识,但优质画廊的稀缺仍局限了广州当代艺术的市场发展。广州即使有好的画廊,也很少关注本地的年轻艺术家,他们力量有限,很难进行长线培育。作为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馆,也应更多参与到年轻艺术家当代艺术的推广上来。
—胡斌(广州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学系主任)
大学生的作品总是难免在技法上有些青涩,但与作品的主题相比,技术只是一个相对次要的问题。学生的作品必须学会“说真话”,即使说得比较“糙”,而不是迎合市场说“市场想听的话”。学生的作品就应该关注学生自己的生活。艺术家应当以个人内心作为主导,而不仅仅是市场。
—黄广怡(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版画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