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难忘师恩
一笔负千年重任——追忆恩师、《开国大典》作者董希文
我生平有幸结识的老师之中,董希文先生是我学生时代印象最深,也相知最深的一位。
他,是一位使命感很强的人。坚信艺术的理想比一切都更重要,一生坚持油画民族化这一目标,并告诫他的学生:“一笔负千年重任?!?/p>
《开国大典》是受到表扬的一个例子,《红军过草地》是他在1957年完成的另一幅巨作。董先生以20世纪40年代初曾经尝试过的国画写意人物的 笔法绘制,这种大笔触后来被运用在60年代初的西藏第二次写生作品里。此画的另一个突破,是色彩的抽象化倾向已十分明显。全画以普兰和橙黄为基调间以土黄 和黑色,色彩表情极为严峻,被批评者认为是充满了对革命的悲观主义情绪,它的确是有一种悲壮的情调。事实上这幅画是颇富于人情味的,篝火、笛声、重云,深 沉的思绪,但这种悲壮是坚韧信念的颂歌!作为历史画,能够做到这一步可以说已经是极其难能可贵。这幅作品是董先生在油画民族化方面更重要的一次努力。
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 资料照片
写到这里,不禁忆起许多往事。
1959年上写生课时的一幕:当时我以点彩的办法去画一盆花,董先生建议我去看看修拉和西涅克的作品,正说得高兴,我看到一双虎视眈眈的眼睛 ——以为自己有使命必须教训所有人的学生,气冲冲地走到董先生面前:“董先生,你过来,我有话对你讲!”董先生被叫到教室门口?!岸壬阏馐窃趺椿?事?!袁运生至今拒不改造,你还指点他去看那种形式主义的东西!”那气氛好像教育一名不可言喻的惯犯。董先生只是一言不发,转身朝办公室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