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你怎么看待行业里的假拍、拍假等行为?对于雅贿,甚至洗钱,可能是拍卖行业面临的更为严峻的问题,对于拍卖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来说,它们会带来哪些挑战?
欧树英:不管是假拍还是拍假,拍卖行业都是坚决反对的。一些小的、新的企业可能问题会多一些,作为行业协会,我们也有责任采取举措,对此进行规范。但是呢,我感觉拍卖行业也经常躺枪。为什么躺枪?因为人们说到的一些假拍、拍假个案时,其实并不一定是拍卖行参与其中。一种情况,是一些文化公司以拍卖的名义欺骗藏家,钻法律的空子,牟取利益。它跟正规的、拥有拍卖资质的拍卖企业没有任何关系?;褂幸恢智榭?,比如说一些藏家或者书画家,自买自卖,自抬身价。像这样的情况,拍卖企业其实是很难判断的。它是一个公共交易的平台,在拍卖行为中只收取佣金,很容易被恶意行为所利用。这些恶意行为,可能宁可支付一定的佣金费用,然后炒作出买卖的数据,达到某种目的。根据相关法律和行业规范,拍卖行是不允许客户自买自卖的。如果查实其有拍卖行与客户恶意串通的行为,工商部门是可以对其进行高额惩罚的。至于雅贿、洗钱等行为,我想说,像拍卖这样的行业,如果单纯地依靠这样的吹泡泡的方式发展起来的话,是不可能得到持续发展的。我们相信一种判断,经过20多年的发展,拍卖行业的市场主流是好的。拍卖在文化传播中的效应,是非常值得称道的。许多年轻人已经看到了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潜力所在,甚至对其产生了兴趣。这就是文化艺术的魅力。
记者:在拍卖行业里,人们关注较多的往往是拍品的展览、拍场的举牌和各种数据,保管、运输等则成为关注的边缘,不为人所熟知,现在国内拍卖行业的这类保障是怎样的情形?
欧树英:我们常??吹揭桓雠穆舻脑ふ埂⑿?,拍品在拍卖场上的亮相,但它的仓储、保管等方面,也是考验拍卖公司实力的重要方面。拍卖企业应该怎么对委托人的托付善尽职守,这是一个企业的诚信问题,同时也折射出了企业的文化责任感。文物艺术品往往承载了社会历史的共同记忆,拍卖公司不仅要对拍品、对买方和卖方负责,还要对文化记忆负责。2011年,中拍协出台的《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对此已经规范过,但那时候只有一条,就是规定对文物艺术品要有怎样的保管。这一次出台的《文物艺术品拍卖标的保存管理指导规范》,则非常详细地对此进行了规范,包括库房管理、预展现场管理、运输包装管理乃至保险等全方位链条的管理。2012年前后,中拍协对拍卖企业进行达标评定时,我们有过一个基本的了解,达标企业的库房,基本已达到了博物馆级别的水准。其库房的门是金库级别的门,里边有专门的防火、防盗措施,而且根据拍品的不同,存放的架子、湿度和温度也会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出库时的包装,用什么样的纸、包几层、内外如何处置、用什么样的盒子、用怎样的封装材料等,运输时的定期检查等,都有了相关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