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合璧
中国画的题款文字可多可少,形式多样。扇面、册页、斗方甚至条幅等形制,幅面相对较小,有时画家会在上面画较为简单物象,而题字较多,这就需要画家有较好的行文本领和书法功夫。扬州八家、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陆俨少都有相当数量的作品,画面题字占有较大比重,这对画家的综合素养要求显而易见是比较高的,起码书法要经过专门训练,否则断难完成。所谓诗书画印四全的形式,说的正是这类作品。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中国画各种具体表现手法之一,与上述诸家同时期的画家,真正有这样本事的也并不很多,而他们各人的作品中,这样的作品也不占很大比例。
经??吹交嫖锵蠹虻ィ攘仁识?,而题字则洋洋洒洒,动辄几十上百,不但画面不再显得空疏,而且字画相映,别有味道,竟有丰富的感觉。对于书画兼工的作者,这种方式无疑既省时省力又见功夫才情,笔会应酬之类,如此这般,堪当上选。张大千交游甚广,丹青酬答自然不少,颇多作此类路数,花卉翎毛山水人物,再题字,或诗或文记述因缘实况,读来亲切有味,其晚年泼彩之作,于此亦有异曲同工的况味?!俺ば渖莆?,多钱善贾”,真正的大家自然身手不凡,千锤百炼的功夫来作小品,厚积薄发,游刃有余自在情理之中。正如鹰有时也在地面行走,而鸡却永远不能飞上天。近几十年来,画家能真正在书法上有功夫的越来越少,这样不选择上面的路子是明智的。倒是很有一些画家没有真正下功夫,却无知无畏,不能题而敢题,佛头着粪,势在必然。
另外,画面题字是极好的防伪设置,于欣赏于鉴定,通过题字往往能得到可靠的感受与结论,所以这类作品不易为人仿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