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 墨梅图题诗
论画三题
魏春雷
不似之似
油画、水粉之类,讲究色彩、笔触,在中国画中,色彩(包括墨)和笔触(用笔)称为笔墨。笔墨同油画、水粉的色彩、笔触一样,与造型不可分割,却也一样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谓“似与不似之间”,说的正是这个意思。如用墨或金粉、银粉等单一色彩来表现自然的五彩缤纷,用朱砂来画竹子,等等。据说有人问苏轼何来朱竹,苏轼则反问岂有墨竹?启功有诗说:“墨竹世所稀,朱竹亦何有?随意笔纵横,人眼听我手?!贝丝晌缴实牟凰浦啤T煨?与用笔不可分)的不似之似,比如陆俨少用顿挫灵动的笔法表现云水,富于节奏感;冯建吴画云水用笔绵厚沉着,寓动于静(如《山水画技法基础》附图);潘天寿画水如铁线、画花草枝条用笔刚健沉劲如金刚杵(如《小龙湫下一角》等),画樱桃用并排竖笔,有方的意味(《花卉册页》);任伯年描绘女娲的衣饰用直笔断线,棱角分明(《女娲补天》);王迎春、杨力舟用山水画斧劈皴的方式来处理人物衣饰,画人物如画岩石,造成石雕群像的效果(《太行铁壁》)。诸如此类,都是中国画笔墨的经典范例。时下所谓写意者,多拿毛笔当铅笔、板刷、排笔用,所作固然另有一番感觉,但于毛笔“策之不以其道”,终非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