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国外研究所的合作中,敦煌也培养了自己的人才队伍,掌握了科学的文物?;し椒?/p>
科学研究,修复不是最后一步
通过对85窟的透彻研究,敦煌的?;ば薷赐哦釉谟朊拦堑俦;ぱ芯克暮献髦姓莆樟艘惶卓蒲У奈奈锉;し椒?。在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看来,研究方法是这种合作的最大收获?!霸谡飧龉讨?,敦煌也培养了自己的人才队伍?!彼?。
“过去我们看到病害,可能只是做简单的分析,用的材料和工艺在每个洞窟都差不多。但是与外国机构合作以后,我们才发现,调查一定要充分。只有把病害发生的机理找出来,才能对材料进行筛选,进而是实验、评估,之后才是修复?!蓖跣穸缘谝徊凭怠6员诨行薷匆膊皇亲詈笠徊??!靶薷粗螅挂谐て诘墓鄄?,观察效果,总结问题。”
敦煌的修复,不光有敦煌研究院几代人的摸索,也有来自外部机构的助力。1987年,敦煌研究院建立了与东京文化财研究所的合作。1988年,经时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驻华代表泰勒介绍,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ぱ芯克⒘肆?。两年后,国家文物局和盖蒂正式签订了支持敦煌莫高窟的协议。这一合作,便是25年。至今,盖蒂?;ぱ芯克谰杀3肿乓荒炅酱蔚脑旆闷德省?/p>
“敦煌研究院是我们在世界各地最好的合作伙伴之一?!备堑俦;ぱ芯克┦磕谀ぐ⒏υ谝淮喂不爸薪樯埽核酱幼畛跽攵曰肪臣嗖狻⒎缟撤乐谓械暮献?,发展到后来的壁画保护、壁画颜色监测、薄顶洞窟加固、《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编制,一直到现在的莫高窟游客承载量研究等一系列项目。
“与盖蒂?;ぱ芯克墓低ㄏ嗟彼吵?,双方都不会隐瞒自己的想法。”樊再轩说。作为一线?;ば薷慈嗽?,他的最大感受与王旭东相似:“最重要的是学到了一套规范的方法。他们很重视前期调研,对病害机理做深入调查,制定保护程序,研究?;げ牧嫌胄薷捶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