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时代》 摄影装置 傅文俊(中国)
《尺寸可变》 多媒体装置 娜塔莎·萨德尔(德国)
《尺寸可变》 多媒体装置 娜塔莎·萨德尔(德国)
本报记者 陈涛
一周前,在广东美术馆开幕的首届亚洲双年展暨第五届广州三年展,让走进馆内的人们有些挠头。面对以装置和影像占绝对主角儿的展品,不少乘兴而至的参观者表示欣赏不了。事实上,若没有两位主策展人的热心介绍,来自各地的专业记者也很难读懂这批由17国艺术家创作的近50组作品。
“看不懂”的当代艺术,到底卡在了哪儿?
“这都什么玩意儿??!”
参观者成了
点破皇帝新衣的小孩
“在美术馆门口摆上一块水稻种植园,这是几个意思?”
“艺术嘛,就是神神秘秘的。让你看懂了,还叫艺术?”
广州,广东美术馆入口处的概念装置作品《周公土收藏计划·痕?!罚侍萏镒捶植?,里面栽种的秧苗约摸八九厘米高??皇兹崭侠吹募肝荒昵崛颂感Ψ缟爻褰菽冢髌访贫济挥谐蛞谎?。
展厅里,由中国艺术家傅文俊创作的装置作品《后工业时代》占据不小的面积,五个直径两米多的巨大车轮很是震撼?!胺掀某德忠材艿翘萌胧遥乙?是醉了。”趁着周末到美术馆感受艺术的艾米,一次次向她的同伴表示着不解。而当看到德国艺术家娜塔莎·萨德尔的作品《尺寸可变》时,艾米彻底“给跪了”。 这是一组声音装置:一个寻常的黑色行李箱,伸出的拉杆压在一只矿泉水瓶上,瓶子被行李箱反复而机械地碰撞着,发出声音,再通过一个八声道扬声器系统被放大 播放?!拔艺嫘睦斫獠涣苏庵忠帐?,也搞不懂为何如此low(注:指不入流)的东西,还进了亚洲双年展?!卑资且幻蹲噬睢拔那唷?,平常最大乐趣就是逛各种 美术馆、博物馆。可她对那些贴有“先锋”“当代”标签的作品,总是难得其解。原本以为这回打着“亚洲”旗号的作品会有惊喜,她再次失望了。
北京,798林冠艺术基金会,约翰·列侬遗孀、著名先锋艺术家小野洋子来京的首次个展正在展出。除了收获明星般的围观外,她同样遭遇“作品难 懂”的评价。装置《金梯子》是小野洋子为本次展览特别创作的。小野洋子带来的7件形态及材质各异的金色梯子摆在了展厅中间,它们周围还错落摆着参观者带来 的同为金色的梯子。“对这种将现成品摆进展场的做法,我始终无法理解。艺术家的功能在哪里?艺术品与日常工具的区别又在哪里?”自打听说这个展览后,辛筱 玉已去了4趟?!熬醯米约焊翊乓恢殖サ男奶?,毕竟名头很响?!崩钟诟惺芤帐醴瘴У乃杂诔」菽谖蘼凼翘葑?,还是装着相同体积水的瓶子,却没有太多 耐心去读懂它们?!拔椅抟舛砸帐跫也还?,有时候会觉得这都什么玩意儿??!”辛筱玉像《皇帝的新衣》里的那个小孩,无意中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如果说普通参观者因为对当代艺术有隔膜,尚可理解,可是当资深策展人朱其说出“看多了就想吐”的感慨时,就不能不让人觉得问题的严重了?!耙恍?人以为随便拉几个农民工往那儿一站,就是通过底层题材关注现实问题了。哪有那么简单啊?!痹谒蠢?,不少当代艺术作品都太过于表面化了,不但主题、题材重 复,就连手法也过于简单,要么极尽变形之能事,要么把好好的人整成歪瓜裂枣?!罢庋亩?,看不懂正常,不看也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