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24小时服务内容,石家庄附近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

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艺术现象:中国山水画山林精神缺失(组图)

艺术现象:中国山水画山林精神缺失(组图)

2016-06-20 15:10 文章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待细把江山图画》 纸本设色 傅抱石《待细把江山图画》 纸本设色 傅抱石

策划:黄颂豪

撰文:杨小彦

学者巫鸿提醒我们,就中国传统绘画所表现的视觉记忆来说,以“迹”为主题的绘画,可以分为“神?!?、“古?!?、“遗?!焙汀笆ぜ!彼母隼嘈停骸吧窦!北硐值氖且恢衷焦返某匀皇录?,“古?!庇肽骋焕肥录泄?,“遗?!毕笳髯判陆氖耪?,而“胜?!痹虼邮粲谟篮悴幌⒌南衷冢缀琛妒笨罩械拿朗酢罚本┤?,2009)。巫鸿讨论的是古代山水绘画中与历史记忆有关的母题及其含义,着重揭示蕴含其中的观看方式。但他的这一类型划分却对讨论今日山水画以有益的启示,一方面,我们应该遵从这样一种母题分类原则进行整理工作,另一方面,显然更为重要,探讨其中令人瞠目的巨大变化,尝试解释其中的原因。

的确,仅仅从总体风格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山水画发展,与传统山水画的母题相比,的确发生了若干重要的置换,其中“古?!笨既梦桓笆ぜ!?,成为歌颂式的宏大的视觉形式。这一置换,逐步演变成了“社会主义新山水画”。前者以南京钱松喦和傅抱石为统领,用传统笔墨和个人风格诠释山河的神圣性和毛泽东诗词的宏伟境界;后者以李可染《万山红遍》和关山月《绿色长城》为代表:李用朱磦描绘祖国山河的空前伟大,关在山水画中放进了叙事性的“战斗”内容。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shrainbow.com.cn)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