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被称为山西广武明长城最美标志性建筑的“月亮门”突然坍塌,引发了热议。同时,各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纷纷来到倒塌的遗址表达思念之情,目前,已经变成废墟的“月亮门”附近已经拉起了?;ど#?0月7日央广网)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梁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 我们这个五千年历史大国的骄傲。万里长城在不少国人眼中,几乎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图腾标志。在崇山峻岭间蜿蜒起伏的长城,寄托了国人对既往历史的无限情怀 和敬畏。然而在这个国庆黄金周,在大众出游的时刻,被称为山西广武明长城最美标志性建筑的“月亮门”突然坍塌,真让国人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不可否认,山西广武明长城和蜚声海内外的八达岭、山海关等地的长城相比,无论从规模上,还是知名度上,都不能 同日而语。但由于广武明长城是山西境内设计最巧妙、构造最精致、现存包砖最完整的明长城之一,也是我国万里长城中最原汁原味的一段古长城,其历史、文化、 军事研究价值非常高,其在很多方面要比八达岭、山海关长城更具有历史文物的价值,更具备在考古领域的可借鉴性。而且,“月亮门”其实是一座长城敌楼的残 部,由于风霜雨雪的侵蚀,现在只剩下一个拱形的形体,因此被当地人和旅行爱好者形象地称为“月亮门”,这种残缺的美丽,一直映衬着边塞的苍凉雄浑,自然也 成了游客们抒发千古之思的所在。
“月亮门”突然坍塌,原因自然也是多方面的,不管是当地官方所称的罕见大风所致,还是坊间传言的当地居民私挖 乱采、取土拆砖所致,总之属于“?;げ涣Α卑?。可以说,“月亮门”的坍塌,和前几天辽宁绥中一段颇有古韵的野长城在修缮中被抹成了平板路,可谓“异曲同 工”,都管窥出一些地方对于长城保护的粗放,对不可移动文物?;さ腻钊?。
文物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 创造力。相对于其他一些地方对文物遗存涂脂抹粉、大造人为景观相比,广武明长城“月亮门”的?;?,如果按照当地文物部门实施“自然?;ぁ蔽?,也不失为一 种科学的方法,但“自然?;ぁ逼诩洌偃绮荒芸悸枪懦こ浅て诜缬昵质吹瓤凸墼?,极有可能错过抢救性?;さ淖罴咽逼?。如果当地政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在“自 然保护”原则下进行维护,那么,“自然?;ぁ逼癫怀闪恕白陨悦稹钡摹按省??
长城是不可多得的稀缺文物资源,由于历史悠久和长期的风刮雨淋,很多地方的长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险状态, 需要各地按照《长城?;ぬ趵返墓娑ǎ繁W式鸬轿?,而且还需要明确相关部门的法律责任,不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一说资金就不要”。就像广武明长 城,假如当地能够真正重视文物?;さ闹卮笠庖?,在“自然?;ぁ痹蛳卵胱医新壑ぃ贫ㄒ徊讲降男奚沙绦颍⒀细裰葱形奈锉;し矫娴姆商跷?,想必一 阵风也不至于让“月亮门”瞬间化为乌有吧?
“月亮门”遗憾地倒掉了,很多人的心头涌上一股哀绪,即便当地立即着手制定方案进行还原式“再现”,也再也不是原汁原味的“月亮门”了。而诸如“月亮门”之类的文物遗迹,各地还有多少是这样的命运呢?实在是不得而知?!白匀槐;ぁ蹦晌奈锉涣袒牡耐写牵。ǚ髁郑?/p>